舰船抗沉损管训练仿真系统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损管仿真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海浪模拟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系统总揽 | 第14-20页 |
2.1 开发平台介绍 | 第14-15页 |
2.1.1 OpenGL技术 | 第14页 |
2.1.2 GPU编程 | 第14-15页 |
2.1.3 Delphi软件 | 第15页 |
2.2 系统总体结构 | 第15-17页 |
2.2.1 系统总体框架图 | 第16页 |
2.2.2 海浪仿真程序流程 | 第16-17页 |
2.3 类和库 | 第17-18页 |
2.4 系统初始化 | 第18-20页 |
第3章 海浪仿真 | 第20-55页 |
3.1 海面网格技术 | 第20-24页 |
3.1.1 网格模型技术 | 第20页 |
3.1.2 LOD网格 | 第20-24页 |
3.2 创建静态网格 | 第24-27页 |
3.3 波浪理论 | 第27-28页 |
3.4 海浪建模方法 | 第28-32页 |
3.4.1 几何建模 | 第28-29页 |
3.4.2 基于物理方程的建模 | 第29页 |
3.4.3 基于海浪谱的建模 | 第29-32页 |
3.4.4 其他海浪建模方法 | 第32页 |
3.5 生成高度场 | 第32-39页 |
3.5.1 FFT变换 | 第32-34页 |
3.5.2 Phillips波浪谱 | 第34-35页 |
3.5.3 生成FFT高度场 | 第35-37页 |
3.5.4 生成卷浪效果 | 第37-39页 |
3.6 绘制海浪 | 第39-40页 |
3.7 真实性效果 | 第40页 |
3.8 光照效果 | 第40-47页 |
3.8.1 菲涅耳效应 | 第40-41页 |
3.8.2 自然光反射 | 第41-42页 |
3.8.3 环境反射 | 第42-44页 |
3.8.4 舰船倒影 | 第44-46页 |
3.8.5 法线计算 | 第46页 |
3.8.6 综合光照效果 | 第46-47页 |
3.9 基于粒子系统与点精灵的天气系统 | 第47-52页 |
3.9.1 粒子的属性 | 第47-48页 |
3.9.2 粒子的变化规律 | 第48-49页 |
3.9.3 粒子的绘制 | 第49页 |
3.9.4 雪粒子 | 第49-51页 |
3.9.5 雨粒子 | 第51-52页 |
3.10 天空盒 | 第52页 |
3.11 雾 | 第52-55页 |
第4章 船舱仿真 | 第55-61页 |
4.1 舱室建模 | 第55页 |
4.2 室内漫游 | 第55-58页 |
4.2.1 常用碰撞检测技术 | 第55页 |
4.2.2 基于颜色值的碰撞检测 | 第55-57页 |
4.2.3 小地图 | 第57-58页 |
4.3 门效果 | 第58-61页 |
4.3.1 拾取机制 | 第58页 |
4.3.2 基于颜色值和着色器的拾取机制 | 第58-60页 |
4.3.3 门的碰撞检测 | 第60-61页 |
第5章 系统界面及控制模块 | 第61-67页 |
5.1 抗沉损管决策 | 第61页 |
5.2 仿真训练界面 | 第61-65页 |
5.2.1 设定界面 | 第61-62页 |
5.2.2 训练仿真界面 | 第62-64页 |
5.2.3 登陆界面 | 第64页 |
5.2.4 训练仿真流程 | 第64-65页 |
5.3 其他控制模块 | 第65-67页 |
5.3.1 键盘控制模块 | 第65页 |
5.3.2 菜单栏与状态栏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