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一、集体谈判的概念 | 第12-21页 |
(一)集体谈判与我国的集体协商 | 第12-15页 |
(二)与集体谈判权相关的权利 | 第15-17页 |
(三)集体谈判制度的功能 | 第17-18页 |
(四)集体谈判程序、主题与集体谈判合同 | 第18-21页 |
二、集体谈判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21-26页 |
(一)国外集体谈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第21-22页 |
(二)我国集体谈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第22-26页 |
三、我国集体谈判制度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一)集体谈判制度缺乏社会共识 | 第26-27页 |
(二)集体谈判制度缺乏立法上的全面规定 | 第27-28页 |
(三)行政化的推行方式导致“重合同,轻谈判” | 第28-29页 |
(四)集体谈判制度的有效组织形式——工会发挥作用不够 | 第29-30页 |
(五)集体谈判制度的实现缺乏后盾支撑 | 第30-31页 |
四、推进我国集体谈判制度的对策分析 | 第31-38页 |
(一)增强劳动者自身的权利意识,形成集体谈判共识 | 第31-32页 |
(二)完善立法,构建集体谈判制度体系 | 第32页 |
(三)促进工会制度改革,加强工会组织的代表性和独立性 | 第32-34页 |
(四)赋予劳动者罢工权,保障集体谈判权实现 | 第34-35页 |
(五)建立农民工地方产业性工会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