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2.1 猕猴桃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1-13页 |
2.2 生长结果习性研究 | 第13-15页 |
2.2.1 生长习性 | 第13-14页 |
2.2.2 结果习性 | 第14-15页 |
2.3 猕猴桃果实贮藏性的研究 | 第15-19页 |
2.3.1 猕猴桃适时采收研究 | 第15-16页 |
2.3.2 采后果实内含物变化的研究 | 第16-17页 |
2.3.3 猕猴桃植物价值的研究 | 第17-19页 |
2.4‘脐红’猕猴桃品种来源 | 第19页 |
2.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3.1 材料与园地 | 第20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3.1.2 试验园地 | 第20页 |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0页 |
3.2.1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3.3 生物学特性调查 | 第20-22页 |
3.3.1 物候期 | 第20-21页 |
3.3.2 植物学特性 | 第21页 |
3.3.3 生长结果习性 | 第21-22页 |
3.4 果实贮藏性研究 | 第22-25页 |
3.4.1 处理方法 | 第22页 |
3.4.2 果实硬度 | 第22页 |
3.4.3 可溶性固形物 | 第22页 |
3.4.4 含酸量 | 第22-23页 |
3.4.5 Vc含量 | 第23-25页 |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第26-31页 |
4.1 生物学特性 | 第26-28页 |
4.1.1 物候期 | 第26页 |
4.1.2 植物学特性 | 第26-28页 |
4.1.3 生长结果习性 | 第28页 |
4.2 果实贮藏性 | 第28-31页 |
4.2.1 常温和低温贮藏下果实硬度的变化 | 第28-29页 |
4.2.2 常温和低温贮藏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 第29页 |
4.2.3 常温和低温贮藏下含酸量的变化 | 第29-30页 |
4.2.4 常温和低温贮藏下Vc含量的变化 | 第30-31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1-3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