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1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22页 |
| 一、股骨头坏死的诊断 | 第11-16页 |
| 1. 现代医学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 | 第11-14页 |
| ·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 | 第11页 |
| ·影像学诊断 | 第11-12页 |
| ·鉴别诊断 | 第12-14页 |
|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 第12页 |
| ·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 | 第12-13页 |
|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 | 第13页 |
| ·类风湿关节炎 | 第13页 |
| ·股骨头骨髓水肿综合征 | 第13-14页 |
| 2. 祖国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第14-16页 |
| ·命名及病因病机 | 第14-15页 |
| ·股骨头坏死的辨证分型 | 第15-16页 |
| ·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关系 | 第16页 |
| 二、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 第16-22页 |
| 1. 股骨头坏死的非手术治疗 | 第16-19页 |
| ·保护性负重 | 第16页 |
| ·药物治疗 | 第16-19页 |
| ·西药治疗 | 第16-18页 |
| ·降脂药物 | 第16-17页 |
| ·抗凝药物 | 第17页 |
| ·二膦酸盐类 | 第17-18页 |
| ·中医药治疗 | 第18-19页 |
| ·滋补肝肾 | 第18页 |
| ·活血化瘀 | 第18-19页 |
| ·涤痰祛浊 | 第19页 |
| ·物理疗法 | 第19页 |
| 2. 手术治疗 | 第19-22页 |
| ·股骨头髓芯减压术 | 第19页 |
| ·带血管自体骨移植 | 第19-20页 |
| ·不带血管骨移植 | 第20-21页 |
| ·截骨术 | 第21-22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2-35页 |
| 一、病例选择 | 第22-23页 |
| 1. 诊断标准 | 第22页 |
| 2. 纳入标准 | 第22页 |
| 3. 排除标准 | 第22-23页 |
| 4. 试验病例的终止 | 第23页 |
| 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第23页 |
| 6. 病例的剔除 | 第23页 |
| 7. 病例来源 | 第23页 |
| 二、治疗方法 | 第23-28页 |
| 1. 中医治疗 | 第23-24页 |
| 2. 手术方法:髓内扩大减压、打压植骨结合异体腓骨支撑术 | 第24-27页 |
| 3. 术后处理 | 第27页 |
| ·常规处理 | 第27页 |
| ·功能锻炼 | 第27页 |
| ·术后随访 | 第27页 |
| 4. 观察指标 | 第27-28页 |
| ·临床观察标准 | 第27页 |
| ·影像学观察标准 | 第27-28页 |
| 5. 疗效指标的观察时点与记录 | 第28页 |
| 6. 统计学方法 | 第28页 |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 1. 一般资料 | 第28-29页 |
| 2. 手术疗效 | 第29-30页 |
| 3. Harris评分比较 | 第30页 |
| 4. 影像学疗效 | 第30-31页 |
| 五、讨论 | 第31-35页 |
| 2. 打压支撑植骨技术的疗效分析 | 第32-33页 |
| 3. 治疗适应症的选择 | 第33页 |
| 4. 植骨方式的选择 | 第33-34页 |
| 5. 从疗效出发,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 附录 | 第38-4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