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与市场论文--广告论文

LW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第10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的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2-14页
        一、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二、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14-15页
        一、主要内容第14页
        二、本文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8页
        一、国内研究综述第15-16页
        二、国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8-24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18-21页
        一、薪酬的概念第18页
        二、薪酬的类型第18-19页
        三、薪酬的职能第19-20页
        四、薪酬的模式及其类型第20-21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第21-24页
        一、公平理论第21页
        二、需求层次理论第21-22页
        三、双因素理论第22页
        四、ERG理论第22-24页
第三章 LW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现行薪酬体系评价第24-37页
    第一节 LW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第24-26页
        一、LW公司简介第24页
        二、人力资源基本情况第24-26页
    第二节 现行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现状第26-32页
        一、薪酬模式情况第26-27页
        二、薪酬构成情况第27-28页
        三、绩效考核情况第28-30页
        四、人工成本情况第30-32页
    第三节 现行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一、薪酬体系缺乏公平性第33-34页
        二、薪酬体系缺乏激励性第34页
        三、薪酬结构不合理第34页
        四、薪酬与业绩考核关联度小第34页
        五、薪酬福利政策规范合法第34-35页
        六、其他方面第35页
    第四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37页
        一、经营管理体制机制落后第35-36页
        二、薪酬管理理念滞后第36页
        三、市场竞争意识弱第36页
        四、人员管理的非市场化第36-37页
第四章 LW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第37-55页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第37-39页
        一、指导思想第37页
        二、设计原则第37-39页
    第二节 优化设计的步骤第39-47页
        一、岗位体系设计第39-40页
        二、岗位分析设计第40-42页
        三、岗位评价设计第42-43页
        四、外部薪酬调查第43-44页
        五、薪酬职等设计第44-47页
    第三节 各岗位序列薪酬优化设计第47-51页
        一、高层管理序列薪酬优化设计第48-49页
        二、职能管理序列薪酬优化设计第49-50页
        三、销售序列薪酬优化设计第50-51页
    第四节 新体系的套改实施第51-52页
        一、套改定级第51-52页
        二、同岗位薪酬调整第52页
        三、职等变动第52页
        四、新进员工的薪酬定级第52页
    第五节 福利政策的调整第52-55页
        一、撤销部分第53页
        二、增设部分第53页
        三、调整部分第53页
        四、合并部分第53-54页
        五、保留部分第54-55页
第五章 新体系的实施保障与反馈第55-60页
    第一节 新体系的实施保障第55-58页
        一、成立薪酬体系改革领导小组第55页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第55-56页
        三、健全公平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第56-57页
        四、做好工资总额控制第57页
        五、健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第57-58页
    第二节 新体系的反馈评价第58-60页
        一、紧跟企业战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第58页
        二、增强薪酬的公平性,提高员工满意度第58-59页
        三、增强薪酬的激励性,激发员工积极性第59页
        四、拓宽薪酬增长渠道,满足员工加薪需求第59页
        五、设计多元薪酬模式,满足员工多样需求第59-6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第一节 基本结论第60-61页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第64-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挤压机液压系统建模仿真与能耗分析研究
下一篇:逆向工程中基于特征提取的建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