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地方法制论文

设区市的立法权限范围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8-10页
第一章 设区市的立法权的正当性及其限度第10-20页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第10-12页
        (一) 立法权与立法权限第10-11页
        (二) 地方立法权与设区的市的立法权第11-12页
    二、设区的市立法权的正当性第12-14页
        (一) 地方立法权的宪治理论基础第12-13页
        (二) 地方立法权主体扩容的现实依据第13-14页
        (三) 满足立法需求:地方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第14页
    三、设区的市立法权面临的挑战第14-18页
        (一) 权限能力来源上的缺失第15页
        (二) 立法审批程序的虚置第15-16页
        (三) 地方保护主义与区域壁垒的强化第16-17页
        (四) 立法监督的缺失第17-18页
    四、设区的市立法权范围的限定第18-20页
        (一) 《立法法》修订过程中立法权限范围的变化第18页
        (二) 有关规定的学理解释第18-20页
第二章 原“较大的市”立法权限范围的实证考察——以江苏省为样本的分析第20-28页
    一、原“较大市”立法量化分析第20-21页
    二、立法需求与权限范围的关联度第21-22页
    三、已有法规超范围的出路第22-28页
        (一) 限权与放权第22-23页
        (二) 省、设区市之间立法权限重叠问题第23-24页
        (三) 行政辅助理论及其可行性第24-28页
第三章 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范围的具体分析第28-36页
    一、三大范围的明晰性与模糊性第28页
    二、“城乡建设与管理”的范围界定第28-30页
        (一) 三大范围的重叠交叉第28-30页
        (二) “城乡建设与管理”范围的综合界定第30页
    三、超范围立法的审查机制第30-36页
        (一) 法律保留原则第30-31页
        (二) 法律优先原则第31-32页
        (三) 事后的法律监督程序: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第32-34页
        (四) 中国特色的立法监督制度:违宪违法审查制度第34-36页
结语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客观归责理论在医疗事故罪认定中的运用
下一篇:司法所长生存状态实证研究--以江苏省Z市乡镇司法所长为分析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