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水稻缺铁响应转录因子OsIRO3与OsbHLH062功能的初步研究

致谢第10-11页
摘要第11-12页
Abstract第12页
缩略语表第14-16页
1 文献综述第16-27页
    1.1 植物中铁吸收策略第16-19页
        1.1.1 铁吸收机制Ⅰ第16-18页
        1.1.2 铁吸收机制Ⅱ第18页
        1.1.3 两种吸收机制的比较第18-19页
    1.2 植物中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研究概况第19-21页
    1.3 参与铁吸收代谢的bHLH转录因子第21-26页
        1.3.1 FIT调控网络第21-23页
        1.3.2 POPEYE调控网络第23-24页
        1.3.3 OsIR02和OsIDEF1/2的正调控途径第24-25页
        1.3.4 OsIR03的负调控第25页
        1.3.5 OsbHLH133的负调控第25-26页
    1.4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第26-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37页
    2.1 实验材料第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37页
        2.2.1 载体的构建第27-29页
            2.2.1.1 Promoter::GUS载体构建第27页
            2.2.1.2 超表达载体第27-28页
            2.2.1.3 亚细胞定位与BiFC载体第28-29页
            2.2.1.4 CRISPR/Cas9载体第29页
            2.2.1.5 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第29页
        2.2.2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基因第29-30页
        2.2.3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鉴定第30-31页
        2.2.4 植物RNA抽提,逆转录和实时定量RT-PCR第31-32页
        2.2.5 水稻培养条件和表型分析第32-33页
            2.2.5.1 水稻生长条件第32页
            2.2.5.2 水稻生长生理数据获得第32-33页
        2.2.6 水稻原生质体的分离与转化第33-34页
        2.2.7 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细胞第34-35页
        2.2.8 酵母双杂交试验第35页
        2.2.9 农杆菌注射法转化烟草叶片第35页
        2.2.10 Westernblot检测第35-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53页
    3.1 OsIRO3与OsbHLH062的序列分析第37-39页
        3.1.1 OsIRO3和OsbHLH062基因和蛋白的结构分析第37-38页
        3.1.2 OsIRO3和OsbHLH062的同源蛋白及进化树的构建第38-39页
    3.2 OsIRO3与OsbHLH062的表达模式分析第39-43页
        3.2.1 OsIRO3与OsbHLH062表达模式的分析第39-41页
        3.2.2 OsIRO3和OsbHLH062的组织定位第41-43页
    3.3 OsIRO3与OsbHLH062的亚细胞定位第43-45页
    3.4 OsIRO3与OsbHLH062超表达材料的获得第45-46页
    3.5 OsIRO3与OsbHLH062抑制表达植株的培育和分子鉴定第46-49页
        3.5.1 T-DNA插入突变体iro3材料的鉴定与表型观察第46-48页
        3.5.2 OsIRO3与OsbHLH062的CRISPR/Cas9突变体材料获得及鉴定第48-49页
    3.6 OsIRO3与OsbHLH062蛋白互作的初步分析第49-53页
        3.6.1 酵母双杂交分析OsIRO3与OsbHLH062的蛋白互作第49-50页
        3.6.2 BiFC分析OsIRO3与OsbHLH062的蛋白互作第50-52页
        3.6.3 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的OsIRO3与OsbHLH062蛋白的初步检测第52-53页
4 讨论第53-5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物质点法弹丸侵彻运动靶过程的仿真研究
下一篇:Zn-Al-V-Sb四元系相平衡的研究以及V和Sb对镀层组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