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前言 | 第11-23页 |
|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食用菌害虫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食用菌害虫的防治现状 | 第14-20页 |
| ·农业防治 | 第14页 |
| ·物理防治 | 第14-15页 |
| ·生物防治 | 第15-18页 |
| ·化学防治 | 第18-20页 |
| ·黑腹果蝇在食用菌上的发生与危害 | 第20-22页 |
| ·黑腹果蝇的分布、寄主和为害 | 第20-21页 |
| ·黑腹果蝇的形态特征 | 第21页 |
| ·黑腹果蝇的生物学特性 | 第21-22页 |
|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 2 杀虫剂的初步筛选 | 第23-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 ·供试昆虫 | 第23页 |
| ·供试杀虫剂 | 第23-24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 ·黑腹果蝇的饲养及其同一虫态的获得 | 第25页 |
| ·供试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卵的单浓度毒力测定 | 第25页 |
| ·待测药剂对黑腹果蝇幼虫的单浓度毒力测定 | 第25页 |
|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 ·杀虫剂的初筛标准 | 第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 ·供试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卵的单浓度毒力测定 | 第26-27页 |
| ·供试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幼虫的单浓度毒力测定 | 第27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27-29页 |
| 3 初筛杀虫剂对黑腹果蝇的毒力测定 | 第29-3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 ·供试昆虫 | 第29页 |
| ·供试杀虫剂 | 第29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9页 |
| ·黑腹果蝇的饲养及同一虫态的获得 | 第29页 |
| ·初筛杀虫剂浓度梯度的设置 | 第29-30页 |
| ·初筛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卵和幼虫的防效及毒力测定方法 | 第30页 |
|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 ·供试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卵的室内防治效果 | 第30页 |
| ·供试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幼虫的室内防治效果 | 第30-32页 |
| ·供试杀虫单剂对黑腹果蝇卵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32页 |
| ·供试杀虫单剂对黑腹果蝇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32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2-34页 |
| 4 供试杀虫剂对5 种食用菌的影响及残留测定 | 第34-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 ·供试药品及主要实验仪器 | 第34页 |
| ·供试食用菌菌株及菌袋 | 第34-35页 |
|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的制备 | 第35页 |
| ·食用菌菌株的活化 | 第35页 |
| ·供试杀虫剂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35页 |
| ·农药残留分析 | 第35-36页 |
|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 ·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对5 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不同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对5 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7页 |
| ·不同浓度的茚虫威对5 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不同浓度的吡虫啉对5 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8页 |
| ·不同浓度的乙虫腈对5 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不同浓度的氟虫双酰胺对5 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9页 |
| ·不同浓度的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对5 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吡虫啉和茚虫威在食用菌中的残留 | 第40-41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1-43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3-46页 |
| ·总结 | 第43-44页 |
| ·展望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8页 |
| 附录 | 第58-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