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女性生殖器肿瘤论文--子宫肿瘤论文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宫颈细胞病变图像识别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宫颈细胞图像研究发展现状第9-10页
    1.3 本论文研究采用的数据集第10页
    1.4 卷积神经网络研究现状第10-11页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1-13页
第2章 人工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理论与结构第13-29页
    2.1 引言第13页
    2.2 人工神经网络第13-19页
        2.2.1 神经元第13页
        2.2.2 感知机模型第13-14页
        2.2.3 多层感知机第14-15页
        2.2.4 前向传播第15-17页
        2.2.5 反向传播第17-19页
    2.3 卷积神经网络第19-28页
        2.3.1 卷积概念及运算第22页
        2.3.2 下采样(pooling)第22-23页
        2.3.3 卷积神经网络反向传播过程第23-25页
        2.3.4 softmax分类器第25-27页
        2.3.5 Dropout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不同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应用宫颈细胞识别第29-38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宫颈细胞图像分类库第29-30页
    3.3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改进方法第30-31页
    3.4 本章改进的网络模型第31-33页
        3.4.1 本章改进结构一(CNNet1)第31-32页
        3.4.2 本章改进结构二(CNNet2)第32页
        3.4.3 本章改进结构三(CNNet3)第32-33页
    3.5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3.5.1 LeNet-5在宫颈细胞数据集上相关仿真实验及分析第33-34页
        3.5.2 改进模型CNNet1在宫颈细胞数据集上相关仿真实验及分析第34-35页
        3.5.3 改进模型CNNet2在宫颈细胞数据集上相关仿真实验及分析第35-36页
        3.5.4 改进模型CNNet3在宫颈细胞数据集上相关仿真实验及分析第36页
        3.5.5 仿真结果分析第36-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第38-45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卷积神经网络构造方法选择与分析第38-44页
        4.2.1 卷积核尺寸的选择第38-39页
        4.2.2 下采样层函数的选择第39-40页
        4.2.3 网络激活函数的选择第40-42页
        4.2.4 训练样本集数量分析第42-44页
    4.3 本章小节第44-45页
第5章 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在宫颈细胞中的病变识别第45-52页
    5.1 引言第45页
    5.2 网络模型的结构和选择第45-46页
        5.2.1 卷积核尺寸的选择第45-46页
        5.2.2 卷积核数量的选择第46页
        5.2.3 网络分类器及其他特征参数的选择第46页
    5.3 批度标准化算法第46-48页
        5.3.1 预处理方法的选择第47页
        5.3.2 BN算法详细概述第47-48页
    5.4 宫颈细胞分类网络模型的构造第48-49页
    5.5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5.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52-54页
    6.1 总结第52-53页
    6.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疗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
下一篇:闽、浙、赣地名通名的语源、历史层次及地域文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