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 | 第10-16页 |
1.1 雇佣关系、雇主责任内涵的厘定 | 第10-13页 |
1.1.1 雇佣关系的定义 | 第10-12页 |
1.1.2 雇主责任的定义 | 第12-13页 |
1.2 船员人身损害 | 第13-16页 |
1.2.1 船员的定义 | 第13-14页 |
1.2.2 人身损害的定义 | 第14-16页 |
第2章 船员不同雇佣关系中人身损害的雇主责任 | 第16-30页 |
2.1 船员劳动关系下的雇主责任 | 第16-19页 |
2.1.1 船员劳动关系下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 | 第16-17页 |
2.1.2 船员劳动关系下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的关系 | 第17-19页 |
2.2 船员劳务派遣关系下的雇主责任 | 第19-23页 |
2.2.1 劳务派遣三方关系性质界定 | 第19-21页 |
2.2.2 劳务派遣关系下雇主责任的法律规定 | 第21-22页 |
2.2.3 我国船员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分配 | 第22-23页 |
2.3 船员劳务关系下的雇主责任 | 第23-26页 |
2.3.1 船员劳务关系的雇主责任的法律规定 | 第23-24页 |
2.3.2 我国船员劳务关系下雇主责任的认定 | 第24-26页 |
2.4 船员外派关系下的雇主责任 | 第26-30页 |
2.4.1 海员外派服务机构与船员的法律关系界定 | 第26-28页 |
2.4.2 外派机构对其派出船员承担雇主责任的情况 | 第28页 |
2.4.3 外派机构缴纳工伤保险不能减免船东雇主责任 | 第28-30页 |
第3章 船员人身损害中雇主责任之确定因素 | 第30-45页 |
3.1 身份因素 | 第30-36页 |
3.1.1 船东作为雇主的识别 | 第30-33页 |
3.1.2 船舶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33-34页 |
3.1.3 船舶挂靠情况下雇主责任主体 | 第34-35页 |
3.1.4 未取得相应船员资格而在船上工作的人员 | 第35-36页 |
3.2 时空因素 | 第36-39页 |
3.2.1 在船上非工作期间的人身损害 | 第36-37页 |
3.2.2 靠泊期间船员离船的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 | 第37-38页 |
3.2.3 船员派遣途中以及遣返途中的人身损害 | 第38-39页 |
3.3 事件因素 | 第39-45页 |
3.3.1 船员在船期间失踪的雇主责任 | 第39-41页 |
3.3.2 船舶碰撞等第三人侵权行为导致船员人身损害 | 第41-42页 |
3.3.3 船员职业病 | 第42-44页 |
3.3.4 雇主责任的免责事由 | 第44-45页 |
第4章 船员人身损害中雇主责任之承担 | 第45-52页 |
4.1 船员人身损害中雇主责任的承担标准 | 第45-49页 |
4.1.1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 第45-46页 |
4.1.2 船员集体协议 | 第46-48页 |
4.1.3 船员就业协议 | 第48-49页 |
4.2 船员人身损害中雇主责任的承担方式 | 第49-52页 |
4.2.1 雇主责任险 | 第49-50页 |
4.2.2 船东互保协会保赔保险 | 第50-52页 |
第5章 我国船员人身损害中雇主责任制度之完善 | 第52-58页 |
5.1 改革现有的船员外派服务法律制度 | 第52-53页 |
5.1.1 明确工伤保险缴纳主体 | 第52页 |
5.1.2 将船员服务法律关系规定为特殊的劳务派遣 | 第52-53页 |
5.2 将雇主责任与工伤保险制度合理衔接 | 第53-54页 |
5.2.1 建立改良的工伤兼得模式 | 第53页 |
5.2.2 明确船员劳务派遣中工伤保险与各方赔偿责任的关系 | 第53-54页 |
5.3 从法律上规定界定船员劳动合同与船员劳务合同的标准 | 第54-56页 |
5.3.1 应考虑双方主体以及用工性质 | 第54页 |
5.3.2 推广使用标准船员合同 | 第54-56页 |
5.4 完善与加强海事主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 第56-58页 |
5.4.1 完善船东对船员雇主责任的财务保证机制 | 第56页 |
5.4.2 对于船员就业合同进行备案监督并为船员提供法律援助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