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11-15页 |
(一) 临床资料 | 第11-12页 |
1. 病例来源 | 第11页 |
2.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3.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4. 脱落和剔除病例标准 | 第11-12页 |
(二) 主要仪器 | 第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 分组方法 | 第12页 |
2. 治疗方法 | 第12-13页 |
3. 观察指标 | 第13页 |
4. 评价标准 | 第13-14页 |
(四) 统计学处理 | 第14-15页 |
二、结果 | 第15-22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15页 |
(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腓总、胫后、正中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比较 | 第15-19页 |
(三) 联合组、对照组患者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 第19页 |
(四) 联合组、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 第19页 |
(五) 联合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6、TNF-α的检测结果比较 | 第19-21页 |
(六)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 | 第21页 |
(七) 联合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第21-22页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22-31页 |
(一)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 第22-25页 |
1. 概述 | 第22页 |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第22-24页 |
3. 西洛他唑 | 第24-25页 |
4. IL6、TNF-α | 第25页 |
(二) 中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 第25-29页 |
1.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名和病因病机的探讨 | 第25-28页 |
2. 消渴痹足浴方 | 第28-29页 |
(三)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四) 问题和展望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文献综述 | 第36-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