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关于提高农民工素质来应对微时代挑战的思考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关于“微时代”的研究第11-12页
        1.2.2 关于“农民工”的研究第12-13页
        1.2.3 关于“微时代与农民工”的研究第13页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尝试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创新尝试第14-15页
2 “微时代”、“农民工”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5-19页
    2.1 “微时代”的含义、特征第15-17页
        2.1.1 微时代的含义第15页
        2.1.2 微时代的特征第15-17页
    2.2 农民工基本特征第17-19页
        2.2.1 人口数量庞大第17-18页
        2.2.2 群体特征明显第18页
        2.2.3 被歧视现象普遍第18页
        2.2.4 生活质量低下第18-19页
3 “微时代”背景下农民工群体素质存在的问题第19-27页
    3.1 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第19-20页
    3.2 文化水平相对偏低第20-21页
    3.3 职业技能相对欠缺第21-22页
    3.4 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第22-23页
    3.5 道德文明有待提高第23-24页
    3.6 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感亟需加强第24-27页
4 “微时代”背景下农民工群体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7-41页
    4.1 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的原因第27-29页
    4.2 文化程度相对偏低的原因第29-32页
    4.3 职业技能相对欠缺的原因第32-34页
    4.4 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原因第34-37页
    4.5 道德文明有待提高的原因第37-38页
    4.6 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感亟需加强的原因第38-41页
5 “微时代”背景下农民工素质提升的必要性第41-47页
    5.1 “微时代”给农民工带来的挑战与思考第41-44页
        5.1.1 价值观念方面第41页
        5.1.2 就业培训方面第41-42页
        5.1.3 业余闲暇方面第42-43页
        5.1.4 网络学习方面第43页
        5.1.5 法律道德方面第43页
        5.1.6 身份认同方面第43-44页
    5.2 “微时代”背景下提高农民工素质的必要性第44-47页
        5.2.1 巩固新时期工农联盟的需要第44页
        5.2.2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第44-45页
        5.2.3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第45页
        5.2.4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第45-46页
        5.2.5 提高我国产业工人素质的需要第46-47页
6 “微时代”背景下提高农民工素质的对策第47-55页
    6.1 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第47页
    6.2 努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第47-49页
    6.3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第49-50页
    6.4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工精神生活第50-51页
    6.5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升农民工道德文明第51-52页
    6.6 提升农民工自我认知,改善城市社会认同第52-55页
结语第55-57页
致谢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0T磁共振定量评估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下一篇: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5年8670例住院死亡患者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