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环保产业规划与管理论文

我国环保产业融资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1.2.3 目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7-19页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18-19页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9-21页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二章 企业融资效率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1-29页
    2.1 融资的基本概念第21-22页
        2.1.1 融资概念第21页
        2.1.2 融资成本第21页
        2.1.3 融资结构第21-22页
    2.2 融资的相关理论概述第22-24页
        2.2.1 MM理论第22页
        2.2.2 权衡理论第22-23页
        2.2.3 融资优序理论第23页
        2.2.4 代理成本理论第23-24页
    2.3 企业的融资方式第24-25页
        2.3.1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第24页
        2.3.2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第24-25页
        2.3.3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第25页
    2.4 融资效率理论及分析方法第25-29页
        2.4.1 企业融资效率第25-26页
        2.4.2 DEA在融资效率中的应用第26-29页
第三章 我国环保产业融资现状分析第29-38页
    3.1 环保产业的相关概述第29-31页
        3.1.1 环保产业的概念第29-30页
        3.1.2 环保产业的分类第30-31页
    3.2 我国环保产业的特征第31-32页
    3.3 环保产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第32-33页
        3.3.1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第32页
        3.3.2 提供新的经济增长途径第32-33页
        3.3.3 促进经济升级和产业转型第33页
    3.4 我国环保产业的投融资现状第33-34页
    3.5 我国环保产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第34-38页
        3.5.1 融资渠道不畅通第35页
        3.5.2 扶持力度不够强第35-36页
        3.5.3 法律法规不健全第36-38页
第四章 我国环保产业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第38-49页
    4.1 实证模型的构建第38-41页
        4.1.1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模型第38-39页
        4.1.2 企业融资效率评价模型第39-40页
        4.1.3 Malmquist指数模型第40-41页
    4.2 指标的选取及相关性分析第41-43页
        4.2.1 投入指标第41-42页
        4.2.2 产出指标第42-43页
        4.2.3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及相关性分析第43页
    4.3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第43-44页
    4.4 我国环保产业融资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第44-49页
        4.4.1 环保产业融资效率静态分析第44-45页
        4.4.2 环保产业融资效率动态分析第45-49页
第五章 影响我国环保产业融资效率的因素分析第49-56页
    5.1 我国环保产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第49-50页
        5.1.1 内部因素第49-50页
        5.1.2 外部因素第50页
    5.2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50-56页
        5.2.1 模型变量的选择第50-52页
        5.2.2 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第52-53页
        5.2.3 回归结果及结论分析第53-56页
第六章 提高我国环保产业融资效率的建议第56-60页
    6.1 从企业自身出发提高效率第56-57页
        6.1.1 采用多种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第56页
        6.1.2 增加营业收入,扩大企业规模第56页
        6.1.3 优化并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第56-57页
        6.1.4 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第57页
    6.2 营造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第57-60页
        6.2.1 实行差别化监管第57-58页
        6.2.2 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第58-59页
        6.2.3 政府的政策支持第59-6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7.1 研究结论第60-61页
    7.2 研究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录第68-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压和低压下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火灾行为研究
下一篇:低气压环境对液体池火诱导火羽流及顶棚射流的影响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