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公差与技术测量及机械量仪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技术测量方法论文

基于超声波导的深微孔通断状况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背景第9-12页
    1.2 国外深微孔通断检测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国内深微孔通断检测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课题的意义及创新性第17-18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8-19页
    1.6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1.7 本章小结第20-21页
2 波导理论第21-34页
    2.1 波导第21页
    2.2 常见波导结构第21-22页
        2.2.1 管状波导与应用第21-22页
        2.2.2 平行板波导与应用第22页
    2.3 声波导第22-24页
        2.3.1 声波导的起源与发展第22-23页
        2.3.2 超声导波特性第23-24页
    2.4 无限长微小圆孔导波传输模型第24-30页
        2.4.1 小口径无限长圆孔单模态声波导第24-27页
        2.4.2 波导结构内高次波的传输第27-28页
        2.4.3 特殊形式波阵面声波导第28-30页
    2.5 有限长微小圆孔单模态声波导传输模型第30-32页
        2.5.1 孔内声场第30-31页
        2.5.2 负载声阻抗对孔内声场的影响第31-32页
    2.6 孔内阻塞物对导波传输的影响第32页
    2.7 本章小结第32-34页
3 超声波导深微孔通断状况检测的数值分析第34-45页
    3.1 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第34页
    3.2 深微孔的波导有限元模型及边界载荷第34-37页
        3.2.1 深微孔有限元模型第34-35页
        3.2.2 网格划分第35-36页
        3.2.3 载荷及边界条件第36-37页
    3.3 直孔的波导输出特性数值分析第37-40页
        3.3.1 通孔的计算结果第37-38页
        3.3.2 不同阻塞量对直孔的波导输出量影响分析第38-40页
    3.4 弯孔的波导输出特性数值分析第40-42页
        3.4.1 弯孔的有限元模型第40-41页
        3.4.2 不同阻塞量对弯孔的波导输出量影响分析第41-42页
    3.5 阻塞位置对波导输出量的影响第42-44页
        3.5.1 不同阻塞位置微孔的有限元模型第42-43页
        3.5.2 不同阻塞位置的模拟结果第43-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检测系统总体方案及测量原理第45-58页
    4.1 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第45-46页
    4.2 检测系统的技术指标第46页
    4.3 检测系统的测量原理第46-47页
    4.4 检测系统的物理框架第47-56页
        4.4.1 三维检测平台第47-49页
        4.4.2 换能器的选型及声场特性第49-53页
        4.4.3 声耦合连接头的设计第53-54页
        4.4.4 数据采集设备及激励信号的选择第54-56页
    4.5 检测系统的测试指标第56-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信号处理与微孔检测实验第58-75页
    5.1 信号处理第58-63页
        5.1.1 时域波导信号处理要求第58-59页
        5.1.2 数据的拟合算法第59-61页
        5.1.3 基于Matlab的信号处理实现第61-63页
    5.2 测试系统的调试第63页
    5.3 基于超声波导的深微孔检测实验第63-74页
        5.3.1 换能器幅频特性的测试第63-65页
        5.3.2 直孔波导频率特性测试第65-66页
        5.3.3 弯孔波导频率特性测试第66-69页
        5.3.4 直孔与弯孔的阻塞检测实验第69-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幽淡荒寒 刻露清秀—恽寿平山水画研究
下一篇:行政批复的可诉性研究--基于我国行政批复案件的实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