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2.1 定向增发概述 | 第20-23页 |
2.1.1 定向增发的含义 | 第20页 |
2.1.2 定向增发的模式 | 第20-22页 |
2.1.3 定向增发与其他融资方式对比 | 第22-23页 |
2.2 境外战略投资者发展及特征 | 第23-24页 |
2.2.1 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发展 | 第23-24页 |
2.2.2 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特征 | 第24页 |
2.3 定向增发相关理论 | 第24-25页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25页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页 |
2.3.3 管理层控制理论 | 第25页 |
2.4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2.4.1 战略联盟理论 | 第25-26页 |
2.4.2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6-27页 |
第3章 案例简介 | 第27-36页 |
3.1 南京医药公司概况 | 第27-29页 |
3.2 认购公司概况 | 第29-30页 |
3.3 南京医药定向增发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背景介绍 | 第30-34页 |
3.3.1 医药流通行业背景介绍 | 第30-32页 |
3.3.2 南京医药背景介绍 | 第32-33页 |
3.3.3 国家政策背景介绍 | 第33-34页 |
3.4 南京医药定向增发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过程 | 第34-36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 | 第36-68页 |
4.1 南京医药定向增发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动机分析 | 第36-43页 |
4.1.1 医药流通行业宏观环境发展促使南京医药转型 | 第36-39页 |
4.1.2 南京医药定向增发前面临财务困境 | 第39-42页 |
4.1.3 南京医药实现经营战略需借助外力支持 | 第42-43页 |
4.2 南京医药对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分析 | 第43-46页 |
4.2.1 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综合盈利能力 | 第43-44页 |
4.2.2 南京医药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联盟合作前景 | 第44-45页 |
4.2.3 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亚洲及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 第45-46页 |
4.2.4 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南京医药是否存在同行业竞争关系 | 第46页 |
4.3 公司选择定向增发方式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原因分析 | 第46-48页 |
4.3.1 定向增发方式有助于改善公司资产结构 | 第47页 |
4.3.2 定向增发方式对公司业务发展有益处 | 第47-48页 |
4.4 南京医药定向增发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公司的影响分析 | 第48-66页 |
4.4.1 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48-50页 |
4.4.2 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 第50-53页 |
4.4.3 对公司筹资投资行为的影响 | 第53-56页 |
4.4.4 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 第56-62页 |
4.4.5 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 第62-66页 |
4.5 南京医药定向增发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总体评价 | 第66-68页 |
第5章 案例借鉴与启示 | 第68-73页 |
5.1 南京医药定向增发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经验借鉴 | 第68-70页 |
5.1.1 有意义的引资获得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及政策驱动 | 第68-69页 |
5.1.2 恰当的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双方具有双赢效益 | 第69页 |
5.1.3 定向增发模式可操作性与灵活性较强 | 第69-70页 |
5.1.4 应建立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70页 |
5.2 有关定向增发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启示与建议 | 第70-73页 |
5.2.1 明确引资目的并谨慎选择境外战略投资者 | 第70-71页 |
5.2.2 选择适当的引入方式 | 第71页 |
5.2.3 协调投资者的参股比例以防范控制权转移风险 | 第71-72页 |
5.2.4 完善对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激励及约束政策 | 第72页 |
5.2.5 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并寻找内生性发展道路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3-7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6.2 论文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