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状况 | 第13页 |
1.2.3 国内外发展的主要差距 | 第13-14页 |
1.2.4 国内外发展主要趋势 | 第14-16页 |
1.3 太赫兹通信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 第16-17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太赫兹通信信道模型介绍 | 第18-27页 |
2.1 通信中的大气传输 | 第18-21页 |
2.1.1 太赫兹辐射的方向性 | 第18-19页 |
2.1.2 包括雾、雨和雪在内的大气和自由空间衰减 | 第19-21页 |
2.2 太赫兹无线通信信道模型分析 | 第21-26页 |
2.2.1 室内 | 第21-24页 |
2.2.2 卫星-卫星/卫星-地面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带核心模块及其电路实现算法 | 第27-45页 |
3.1 基带的基本结构 | 第27页 |
3.2 USB2.0 接口模块 | 第27-39页 |
3.2.1 寄存器使用 | 第30-36页 |
3.2.2 管脚分配 | 第36-38页 |
3.2.3 固件编写 | 第38页 |
3.2.4 USB与FPGA之间的同步 | 第38-39页 |
3.3 信道编码与信道解码模块 | 第39-40页 |
3.4 同步模块 | 第40-45页 |
第四章 基带核心模块的FPGA实现 | 第45-62页 |
4.1 基带平台 | 第45-46页 |
4.2 USB接口模块实现 | 第46-52页 |
4.2.1 PC-USB-FPGA链路 | 第46-50页 |
4.2.2 FPGA-USB-PC链路 | 第50-52页 |
4.3 信道编码与解码模块实现 | 第52-57页 |
4.3.1 卷积码编码器 | 第52-53页 |
4.3.2 Viterbi译码器 | 第53-56页 |
4.3.3 扰码 | 第56-57页 |
4.4 同步模块实现 | 第57-60页 |
4.4.1 帧结构 | 第57页 |
4.4.2 Golay序列相关器设计 | 第57-60页 |
4.5 模数转换与滤波成形模块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与测试 | 第62-70页 |
5.1 有线通信平台的构建与测试 | 第62-63页 |
5.2 近场太赫兹无线通信平台的构建与测试 | 第63-66页 |
5.3 室内太赫兹无线通信平台的构建与测试 | 第66-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