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意境理论的哲学思考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7-13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0页 |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三、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 第10-13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 (二)现实意义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宗白华意境论溯源 | 第13-23页 |
| 一、意境的概念探析 | 第13-15页 |
| (一)意境的提出及演进过程 | 第13-14页 |
| (二)宗白华的意境探析 | 第14-15页 |
| 二、宗白华意境论形成的思想动因 | 第15-23页 |
| (一)宗白华意境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 | 第15-18页 |
| (二)宗白华意境论对西学思想的借鉴 | 第18-23页 |
| 第二章 宗白华意境论不同维度下的探究 | 第23-32页 |
| 一、意境的根本——境界 | 第23-28页 |
| (一)自然境界,顺习而行 | 第23-25页 |
| (二)功利境界,生物之理 | 第25-26页 |
| (三)道德境界,尽伦尽职 | 第26-27页 |
| (四)天地境界,天地合一 | 第27-28页 |
| 二、关于意象与意境的讨论 | 第28-29页 |
| (一)何谓意象 | 第28-29页 |
| (二)意象与意境的区别与联系 | 第29页 |
| 三、意境的升华——艺境 | 第29-32页 |
| (一)艺境与虚实 | 第30页 |
| (二)艺境与人格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宗白华意境论的当代意义 | 第32-38页 |
| 一、宗白华意境论对中国当代美学领域的建构的启迪 | 第32-35页 |
| (一)中西文化的打通融合 | 第32-34页 |
| (二)中西美学理论的融通 | 第34-35页 |
| 二、宗白华意境论对当代文化精神的引领 | 第35-38页 |
| (一)人格精神追求 | 第35-36页 |
| (二)中国文化建设的引领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个人简介 | 第44-4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情况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