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土地利用效益研究评析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城市群内涵 | 第18页 |
2.1.2 土地、土地利用 | 第18页 |
2.1.3 土地利用效益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页 |
2.2.2 协调发展理论 | 第19页 |
2.2.3 土地供需理论 | 第19-20页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0页 |
2.2.5 系统理论 | 第20-22页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22-25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2-23页 |
3.2 数据来源 | 第23-25页 |
4 西北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建立 | 第25-31页 |
4.1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26页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25页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26页 |
4.2 评价方法 | 第26-30页 |
4.2.1 权重确定与综合效益测算 | 第26-27页 |
4.2.2 Getis-Ord Gi~* | 第27-28页 |
4.2.3 耦合度模型 | 第28页 |
4.2.4 协调度模型 | 第28-29页 |
4.2.5 R/S分析 | 第29-30页 |
4.3 权重确定 | 第30-31页 |
5 西北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测度 | 第31-61页 |
5.1 西北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 第31-37页 |
5.1.1 西北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时空分析 | 第31-35页 |
5.1.2 西北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性评价 | 第35-37页 |
5.2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 第37-53页 |
5.2.1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时空分析 | 第41-48页 |
5.2.2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性评价 | 第48-53页 |
5.3 西北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R/S分析 | 第53-54页 |
5.3.1 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R/S分析 | 第53页 |
5.3.2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R/S分析 | 第53-54页 |
5.4 土地利用效益驱动因素分析 | 第54-58页 |
5.4.1 驱动因素选择 | 第54-55页 |
5.4.2 灰色关联度模型 | 第55-56页 |
5.4.3 土地利用效益驱动因素分析 | 第56-58页 |
5.5 对策建议 | 第58-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1-6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