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导言:民族寓言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 第8-12页 |
二、新时期以来民族主义与长篇历史小说的再度结合 | 第12-19页 |
(一) 长篇历史小说自身的民族主义诉求 | 第12-15页 |
1. 长篇历史小说的史诗化 | 第13-14页 |
2. 本土历史题材及形式取向与民族立场 | 第14-15页 |
(二) 主流意识形态的召唤 | 第15-17页 |
(三) 历史小说作家的民族情怀 | 第17-19页 |
三、长篇历史小说对于民族认同的建构及其途径 | 第19-30页 |
(一) 民族内部的自我认同建构 | 第19-27页 |
1. 共同的祖先及文化血脉 | 第19-22页 |
2. 民族英雄与昔日的荣光 | 第22-24页 |
3. 祖土和风景 | 第24-27页 |
(二) "民族之敌"对民族认同的反向建构 | 第27-30页 |
四、为民族现代化之旅正名 | 第30-47页 |
(一) 国民性批判与现代化的"立人"基础 | 第30-36页 |
1. 对昏君及其行为的唾弃 | 第31-33页 |
2. 对奸臣及其行为的批判 | 第33-34页 |
3. 对汉奸及其品性的批判 | 第34-36页 |
(二) 乱世的悲情钩沉及对现代化的呼吁 | 第36-41页 |
1. 惨烈而又实力悬殊的战争 | 第37-38页 |
2. 不平等条约与屈辱的外交 | 第38-40页 |
3. 动荡的生活与受宰制的人民 | 第40-41页 |
(三) 历代改革与现代化话语的对接 | 第41-47页 |
1. 改革者形象的颂扬 | 第42-44页 |
2. 盛世想象与现代化的历史合法性 | 第44-47页 |
结语:长篇历史小说的民族主义叙事和文学的"再政治化"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