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 再生体系建立的依据 | 第13-21页 |
1.1 愈伤组织发生途径 | 第13-14页 |
1.2 构成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的条件 | 第14-15页 |
1.3 再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4 遗传转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第二章 LBD基因对大白菜子叶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再生频率的影响 | 第21-33页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22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2.1 白菜高代自交系再生能力的差异比较 | 第25-27页 |
2.2 愈伤组织的产生和发育显著影响大白菜再生频率 | 第27-28页 |
2.3 大白菜LBD基因序列的获得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28页 |
2.4 大白菜LBD基因的表达与再生频率的关系分析 | 第28-31页 |
3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LBD基因在大白菜子叶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中的表达分析 | 第33-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页 |
1.1 材料 | 第34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4页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2.1 愈伤组织发生对比 | 第34-36页 |
2.2 LBD基因的表达对子叶外植体愈伤组织及再生频率的影响 | 第36-38页 |
3 讨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农杆菌介导大白菜和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第39-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6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0-41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41-46页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2.1 潮霉素筛选浓度的确定 | 第46-47页 |
2.2 抗性植株的鉴定 | 第47-49页 |
3 讨论 | 第49-51页 |
全文结论 | 第51-53页 |
创新之处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