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关于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研究第11-12页
        1.2.2 国内慈善组织公信力研究概述第12-15页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第15页
    1.3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1.4.2 案例分析法第16页
        1.4.3 比较分析法第16页
    1.5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第16-19页
第2章 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9-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1页
        2.1.1 民间慈善组织第19-20页
        2.1.2 公信力及评估指标第20-21页
        2.1.3 民间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第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5页
        2.2.1 社会信任理论第21-22页
        2.2.2 社会资本理论第22-25页
第3章 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5-31页
    3.1 中国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3.1.1 民间慈善组织身份尴尬第25页
        3.1.2 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的“创始人掌控现象”第25-26页
        3.1.3 信息不透明使民间慈善组织备受质疑第26页
        3.1.4 慈善丑闻加剧公众的不信任第26-27页
    3.2 中国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27-31页
        3.2.1 政府角色错位第27-28页
        3.2.2 民间慈善组织自身管理不合理第28-29页
        3.2.3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第29-31页
第4章 国外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经验及借鉴第31-39页
    4.1 国外慈善组织登记管理的经验启示第31-32页
        4.1.1 英国的非营利组织登记管理第31-32页
        4.1.2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登记管理第32页
        4.1.3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登记管理第32页
    4.2 国外慈善组织税收优惠的经验借鉴第32-34页
        4.2.1 慈善组织的税收优惠第33页
        4.2.2 企业和个人享受的税收优惠第33-34页
    4.3 国外慈善组织监督制度的经验借鉴第34-36页
        4.3.1 政府监管体制第34-35页
        4.3.2 社会监督到位第35页
        4.3.3 加强非营利组织的互律机制建设第35-36页
        4.3.4 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第36页
    4.4 国外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经验借鉴第36-39页
        4.4.1 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第36-37页
        4.4.2 健全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第37-39页
第5章 提高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对策和建议第39-45页
    5.1 政府角色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第39-41页
        5.1.1 给予更多的民间慈善组织合法地位第39-40页
        5.1.2 提高对民间慈善组织的支持力度第40页
        5.1.3 加强政府对民间慈善组织的监管第40-41页
    5.2 加强民间慈善组织内部管理第41-42页
        5.2.1 推进民间慈善组织信息的透明化管理第41页
        5.2.2 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加强行业自律第41-42页
    5.3 营造良好的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环境第42-45页
        5.3.1 构建诚信的社会氛围第42-43页
        5.3.2 提高针对民间慈善组织的社会监督力度第43-45页
第6章 结语及研究展望第45-47页
    6.1 主要观点和结论第45页
    6.2 未来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德政碑研究
下一篇:农村男性青年择偶难问题研究--以河南省民权县Q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