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3.1 滴灌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3.2 涌泉灌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3 土壤水分入渗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22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5-21页 |
2.2.1 试验设计软件简介 | 第15-16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2.2.3 供试土壤的非饱和土壤水利特性 | 第17-18页 |
2.2.4 试验装置 | 第18页 |
2.2.5 试验方法 | 第18-21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红壤涌泉灌入渗水分分布特性研究 | 第22-35页 |
3.1 红壤涌泉灌出水口下方湿润锋运移距离与速度研究 | 第22-27页 |
3.1.1 红壤涌泉灌出水口下方湿润锋运移距离研究 | 第22-24页 |
3.1.2 红壤涌泉灌出水口下方湿润锋运移速度研究 | 第24-26页 |
3.1.3 红壤涌泉灌实际大田试验的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的推算 | 第26-27页 |
3.2 红壤涌泉灌湿润体形状及大小变化规律研究 | 第27-31页 |
3.3 红壤涌泉灌湿润体内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红壤涌泉灌溉入渗水分再分布特性研究 | 第35-42页 |
4.1 水分再分布过程中湿润锋的运移距离和速度研究 | 第35-37页 |
4.2 水分再分布过程中湿润体形状及大小变化规律研究 | 第37-38页 |
4.3 水分再分布过程中土壤含水率分布规律研究 | 第38-40页 |
4.4 红壤涌泉灌与滴灌的水分入渗规律对比研究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红壤涌泉灌的灌溉参数的优选 | 第42-51页 |
5.1 以水平湿润锋的运移距离作为因变量进行优选 | 第42-44页 |
5.2 以垂直湿润锋的运移距离作为因变量进行优选 | 第44-46页 |
5.3 以水分再分布 24h后的土壤含水率作为因变量进行优选 | 第46-48页 |
5.4 以综合因素作为因变量进行优选 | 第48-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6.1 结论 | 第51-52页 |
6.2 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