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宪法视角下入户抢劫中“户”的认定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一、住宅权概述第11-18页
    (一) 住宅的涵义及特征第11-13页
        1. 住宅的涵义第11-12页
        2. 住宅的特征第12-13页
    (二) 住宅权的内容及保护第13-14页
        1. 住宅权的内容第13页
        2. 住宅权的保护第13-14页
    (三) 住宅自由权的法理分析第14-17页
        1. 案例第14-15页
        2. 住宅自由权存在的基础——人身自由第15-16页
        3. 住宅自由权保障的核心——隐私权第16页
        4. 案例分析第16-17页
    (四) 本章小结第17-18页
二、刑法中对“户”的界定第18-25页
    (一) “户”的含义第18-19页
    (二) “户”的特征第19-20页
        1. 功能特征第19页
        2. 场所特征第19-20页
    (三) 对特殊“户”的认识第20-22页
        1. 商住两用的“户”第20-21页
        2. 抢劫第三人的“户”第21-22页
    (四) 宪法中的“住宅”与刑法中的“户”第22-23页
    (五) “户”的司法掌握标准——合宪第23-25页
三、我国合宪性解释的理论与实践探究第25-34页
    (一) 合宪性解释的理论第25-27页
        1. 合宪性解释的概念第25-26页
        2. 合宪性解释的性质第26-27页
    (二) 合宪性解释的必要性第27-29页
        1. 法律解释的必要性第27-28页
        2. 合宪性解释的必要性第28-29页
    (三) 合宪性解释的实践探究第29-34页
        1. 案例分析第29-31页
        2.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31-34页
四、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致谢第37-38页
附件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下一篇:多种农药在菊花浸泡过程中残留行为及环境水体中农药生物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