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服务业论文

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机理与实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技术路径图第12-13页
        1.3.3 研究方法第13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19页
    2.1 关于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文献综述第14-18页
        2.1.1 关于城镇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研究第14-15页
        2.1.2 关于服务业推动城镇化的研究第15-16页
        2.1.3 关于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研究第16-18页
    2.2 文献述评第18-19页
第三章 我国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及国际比较第19-32页
    3.1 我国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第19-26页
        3.1.1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第19-22页
        3.1.2 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第22-24页
        3.1.3 我国服务业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第24-26页
    3.2 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国际经验第26-31页
        3.2.1 发达国家(以英国为例)第26-27页
        3.2.2 发展中国家(以巴西、印度为例)第27-29页
        3.2.3 新兴国家(以韩国为例)第29-30页
        3.2.4 国际经验总结第30-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的理论研究第32-37页
    4.1 服务业与城镇化的互动过程第32-33页
    4.2 城镇化推动服务业第33-35页
        4.2.1 城镇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需求市场第33-34页
        4.2.2 城镇化促进服务业层次结构的升级第34页
        4.2.3 城市规模影响服务业发展的规模与结构第34-35页
    4.3 服务业促进城镇化第35-36页
        4.3.1 服务业促进城市经济效应的发挥第35-36页
        4.3.2 服务业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后续力量第36页
    4.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五章 我国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第37-52页
    5.1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第37-42页
        5.1.1 计量方法第37-38页
        5.1.2 变量说明第38-41页
        5.1.3 数据来源及数据描述第41-42页
    5.2 单位根检验第42-43页
    5.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分析第43-44页
    5.4 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第44-48页
        5.4.1 全国层面的计量分析第44-45页
        5.4.2 城市能级分类层面的计量分析第45-48页
    5.5 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门槛检验第48-51页
        5.5.1 城镇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门槛回归第48-50页
        5.5.2 服务业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门槛回归第50-51页
    5.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2-58页
    6.1 研究主要结论第52-54页
        6.1.1 我国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非协调性第52页
        6.1.2 服务业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受到城市能级的影响第52-53页
        6.1.3 服务业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存在着阶段性特征第53-54页
    6.2 政策建议第54-57页
        6.2.1 构建现代服务业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第54页
        6.2.2 发挥本地城镇化对于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第54-55页
        6.2.3 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第55页
        6.2.4 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第55-56页
        6.2.5 完善城市发展体系,促进城市有序发展第56-57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1-62页
后记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江苏例证
下一篇:长三角区域创新效率差异性研究--基于16城市面板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