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两种危害柠条锦鸡儿的鳞翅目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2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页
   ·研究背景及概述第8-20页
     ·锦鸡儿属植物资源的概况及其作用第8-10页
     ·林业主要害虫研究进展第10-20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7页
   ·研究地概况第21-22页
     ·研究地位置第21页
     ·气候与植被第21页
     ·标准样地概况第21-22页
   ·实验材料第22页
     ·供试寄主植物与试虫第22页
     ·试验用品第22页
   ·研究方法第22-26页
     ·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第22-23页
     ·生态学特性的研究第23-26页
   ·数据处理第26-27页
第三章 白斑新灰蝶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第27-44页
   ·白斑新灰蝶的生物学特性第27-31页
     ·发生与危害第27-28页
     ·形态特征第28-29页
     ·生活史第29-30页
     ·生活习性第30-31页
   ·白斑新灰蝶的生态学特性第31-42页
     ·白斑新灰蝶越冬卵和幼虫空间分布型第31-37页
     ·抽样技术的确定第37-42页
   ·白斑新灰蝶的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第42-44页
     ·白斑新灰蝶幼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第42页
     ·白斑新灰蝶成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第42-44页
第四章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第44-55页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生物学特性第44-47页
     ·发生与危害第44页
     ·形态特征第44-46页
     ·生活史第46页
     ·生活习性第46-47页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生态学特性第47-53页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幼虫的空间分布第47-50页
     ·幼虫抽样技术的确定第50-53页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第53-55页
     ·幼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第53页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成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第53-55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5-63页
   ·结论第55-56页
     ·两种害虫的生活史第55页
     ·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第55-56页
   ·讨论第56-61页
     ·白斑新灰蝶的危害与环境的关系第56页
     ·白斑新灰蝶的生物学第56-58页
     ·白斑新灰蝶种群的空间分布和抽样第58页
     ·白斑新灰蝶的种群动态变化第58-59页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史第59-60页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空间分布与抽样第60页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种群动态变化第60-61页
   ·研究展望第61-63页
     ·生物学特性研究第61页
     ·生态学特性研究第61-62页
     ·成灾规律与防控策略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附件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个人简介第75-76页
导师简介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用药剂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影响
下一篇:宁夏干旱区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耦合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