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里山摩崖造像及周边环境保护性利用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2-14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国内摩崖造像保护中优秀实践经验 | 第17-21页 |
·洛阳龙门石窟 | 第17-19页 |
·基本现状研究 | 第17-18页 |
·病害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杭州飞来峰摩崖造像 | 第19-21页 |
·危岩加固 | 第19-20页 |
·防渗工程 | 第20-21页 |
3 司里山技术条件研究 | 第21-31页 |
·自然条件 | 第21-22页 |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 第21页 |
·生物资源 | 第21-22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2页 |
·历史文化沿革 | 第22页 |
·保护利用现状 | 第22-23页 |
·司里山摩崖造像及周边环境问题 | 第23-31页 |
·文化资源保护问题 | 第23-28页 |
·摩崖造像的破损 | 第23-26页 |
·遗留建筑问题 | 第26-28页 |
·生态景观破坏问题 | 第28-31页 |
·山体破损问题 | 第28-29页 |
·水系及植被恢复 | 第29-31页 |
4 司里山摩崖造像及周边环境保护性利用研究实践 | 第31-60页 |
·理论研究 | 第31-33页 |
·保护性利用研究范围界定 | 第31-32页 |
·保护性利用可行性分析 | 第32-33页 |
·文化资源良好 | 第32-33页 |
·政策导向 | 第33页 |
·司里山摩崖造像及周边环境保护性利用规划原则 | 第33-35页 |
·规划原则 | 第33-34页 |
·规划总体目标 | 第34-35页 |
·功能定位 | 第35页 |
·司里山摩崖造像及周边环境保护性利用规划研究重点 | 第35-60页 |
·摩崖造像保护 | 第35-42页 |
·针对自然破坏的保护 | 第35-39页 |
·针对人为破坏的保护 | 第39-42页 |
·遗留建筑改造 | 第42-48页 |
·庙宇殿堂修复 | 第42-44页 |
·农村住宅宅基改造 | 第44-47页 |
·遗址改造 | 第47页 |
·新建筑 | 第47-48页 |
·破损山体修复 | 第48-51页 |
·植被恢复 | 第51-53页 |
·水系营建 | 第53-58页 |
·给排水体系营建 | 第53-55页 |
·水系景观营建 | 第55-58页 |
·资金来源 | 第58-60页 |
5 总结与反思 | 第60-63页 |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效益分析 | 第61页 |
·社会效益 | 第61页 |
·环境效益 | 第61页 |
·经济效益 | 第61页 |
·创新点 | 第61-62页 |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图表目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经历 | 第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设计获奖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