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2 ZigBee技术 | 第18-28页 |
| ·ZigBee的定义 | 第18-20页 |
| ·ZigBee协议 | 第20-21页 |
| ·ZigBee协议栈简介 | 第21-24页 |
| ·ZigBee寻址模式 | 第24-25页 |
|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 第25页 |
| ·ZigBee的特征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定位原理和定位算法分析 | 第28-36页 |
| ·井下人员定位的需求分析 | 第28页 |
| ·分析井下特点 | 第28页 |
| ·井下人员定位的功能需求 | 第28页 |
| ·井下人员定位的性能需求 | 第28页 |
| ·常用定位技术 | 第28-29页 |
| ·无参考点的定位技术 | 第28-29页 |
| ·有参考点的定位技术 | 第29页 |
| ·两个相比较 | 第29页 |
| ·TOA定位技术 | 第29页 |
| ·TDOA定位技术 | 第29页 |
| ·AOA定位技术 | 第29-30页 |
| ·RSSI定位技术 | 第30-32页 |
| ·矿井定位系统模型的设计 | 第32-33页 |
| ·系统模型的定位过程 | 第33-35页 |
| ·被动定位过程 | 第33-34页 |
| ·主动定位过程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4 网络环境搭建与实验验证 | 第36-56页 |
| ·系统硬件设备 | 第36-41页 |
| ·C51RF-CC2431-ZDK在线仿真器 | 第36-37页 |
| ·网络液晶扩展板 | 第37-38页 |
| ·电池板 | 第38-39页 |
| ·串口电路 | 第39页 |
| ·CC2431/CC2430无线定位引擎装置 | 第39-41页 |
| ·硬件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IAR Embedded Workbench | 第41-42页 |
| ·各设备程序的加载 | 第42-45页 |
| ·硬件连接 | 第42-43页 |
| ·网关(COORD)程序加载 | 第43-44页 |
| ·参考节点(ROU)程序加载 | 第44-45页 |
| ·移动节点(BlindNode)程序加载 | 第45页 |
| ·定位实验 | 第45-49页 |
| ·参考节点的部署原则 | 第49页 |
| ·参考节点部署与定位精确度相关性的研究 | 第49-55页 |
| ·参考节点的数量与定位精确度 | 第50-53页 |
| ·参考节点的距离与定位精确度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5 人员定位软件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62页 |
| ·主要功能模块 | 第56-57页 |
| ·配置功能 | 第57-58页 |
| ·地图配置 | 第57页 |
| ·人员配置 | 第57-58页 |
| ·数据采集 | 第58页 |
| ·数据显示 | 第58-59页 |
| ·轨迹回放 | 第59-60页 |
| ·人员历史分布 | 第60页 |
| ·人员实时查询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6 结论 | 第62-63页 |
| ·总结 | 第62页 |
|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