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救灾机器人监测系统设计及无线信道特性分析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引言 | 第10-18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煤矿救援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煤矿井下无线通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 ·802.11协议族/ WIFI技术标准 | 第13-15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 2 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和理论研究 | 第18-28页 |
| ·主流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 第18-21页 |
| ·ZigBee | 第18页 |
| ·蓝牙 | 第18-19页 |
| ·射频识别(RFID) | 第19页 |
| ·超宽带(UWB) | 第19-20页 |
| ·IrDA技术 | 第20-21页 |
| ·电磁波在矿井受限空间内的传播特性 | 第21-25页 |
| ·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边界条件 | 第21-23页 |
| ·拱形巷道中电磁波的传输特性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8页 |
| 3 矿井移动通信的无线信道特性研究 | 第28-40页 |
| ·矿井移动通信无线信道特性 | 第28-31页 |
| ·无线信道的基本概念 | 第28页 |
| ·电磁波在无线信道中的传播 | 第28-31页 |
| ·无线信道的传播模型 | 第31页 |
| ·基于RSSI的基本路径损耗模型及其改进 | 第31-37页 |
| ·无线电波的传输空间 | 第31-32页 |
| ·基于RSSI的基本路径损耗模型 | 第32-35页 |
| ·改进的基于RSSI的路径损耗模型 | 第35-37页 |
| ·模型仿真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4 基于WIFI的煤矿救援机器人无线监测系统设计 | 第40-64页 |
|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第40-44页 |
| ·系统总体架构 | 第40-43页 |
| ·巷道结构设计 | 第43-44页 |
| ·井下无线网络通信系统 | 第44-47页 |
| ·网络通信模型 | 第44-45页 |
| ·系统组网方式 | 第45-46页 |
| ·井下无线AP接入点及节点部署原则 | 第46-47页 |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47-54页 |
| ·无线局域网的实现 | 第47-48页 |
| ·信息感知系统设计 | 第48-53页 |
| ·系统硬件部署 | 第53页 |
| ·系统网络连接测试 | 第53-54页 |
| ·系统通信协议及数据传输 | 第54-56页 |
| ·TCP首部 | 第54-55页 |
| ·TCP协议的特点 | 第55-56页 |
| ·Windows Socket编程技术 | 第56-58页 |
| ·Windows Socket版本 | 第56页 |
| ·套接字 | 第56页 |
| ·基于TCP Socket的数据采集与传输 | 第56-57页 |
| ·系统软件实现 | 第57-58页 |
| ·系统运行结果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总结 | 第64页 |
| ·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作者简历 | 第70-7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