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投资型受贿罪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合作投资型受贿犯罪概述 | 第12-22页 |
(一)受贿罪新动态及合作投资型受贿的历史考察 | 第12-14页 |
1.当前我国受贿犯罪新动态 | 第12-13页 |
2.对合作投资型受贿的历史考察 | 第13-14页 |
(二)合作投资型受贿的特点 | 第14-16页 |
1.投资资本的虚假性 | 第15页 |
2.投资身份的差异性 | 第15-16页 |
(三)合作投资型受贿的犯罪构成 | 第16-22页 |
1.犯罪客体 | 第16-18页 |
2.犯罪的客观要件 | 第18-20页 |
3.犯罪主体 | 第20-21页 |
4.犯罪主观要件 | 第21-22页 |
二、合作投资型受贿的行为类型分析 | 第22-31页 |
(一)实际出资型的合作投资型受贿 | 第22-26页 |
1.职权范围内实际出资并分红的行为分析 | 第22-23页 |
2.超过出资比例分红的行为性质分析 | 第23-25页 |
3.由请托人垫付资金的行为定性分析 | 第25-26页 |
(二)参与经营型的合作投资受贿 | 第26-28页 |
1.普通的参与经营管理行为 | 第26-27页 |
2.利用职权的参与经营行为 | 第27-28页 |
(三)实际出资且参与经营的合作受贿 | 第28-31页 |
1.普通实际出资且经营行为 | 第28-29页 |
2.利用职权出资且经营的行为 | 第29-31页 |
三、合作投资型受贿的司法认定 | 第31-38页 |
(一)区分合作投资受贿与普通合作投资 | 第31-33页 |
1.普通合作投资分红行为特征 | 第31-32页 |
2.罪与非罪的界限与厘清 | 第32-33页 |
(二)合作投资型受贿犯罪数额认定 | 第33-35页 |
1.认定合作投资型受贿数额的重要性 | 第33-34页 |
2.确定合作投资型受贿数额的标准 | 第34-35页 |
(三)合作投资型受贿罪的未遂形态 | 第35-38页 |
四、合作投资型受贿的司法解释完善及预防建议 | 第38-44页 |
(一)完善合作投资型受贿犯罪的司法解释 | 第38-40页 |
1.明确合作投资型受贿的行为类型 | 第38-39页 |
2.完善受贿数额的计算办法 | 第39-40页 |
(二)合作投资型受贿罪的预防建议 | 第40-44页 |
1.以财产公开应对合作投资受贿 | 第40页 |
2.加大对合作投资型受贿的处罚力度 | 第40-41页 |
3.加大对合作投资型贿赂案件中行贿者的处罚力度 | 第41-42页 |
4.规范权力运行体制与监督体系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