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6-10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6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 | 第6-8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6-8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8-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8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8-9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9-10页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9页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9-10页 |
第二章 房地产金融风险理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房地产金融风险概念 | 第10页 |
第二节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分类与特征 | 第10-14页 |
一、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分类 | 第10-12页 |
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特征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理论假说 | 第14-19页 |
一、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 第14-15页 |
二、信息不对称 | 第15-17页 |
三、资产价格波动理论 | 第17页 |
四、货币主义解释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历史 | 第19-21页 |
一、1978 年-1990 年,住房制度探索、房地产金融起步阶段 | 第19页 |
二、1991 年-1997 年,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金融转型阶段 | 第19-20页 |
三、1998 年-至今,住房制度改革深化、房地产金融发展阶段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金融现状与问题 | 第21-23页 |
一、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二、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 | 第25-52页 |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现状 | 第25-33页 |
一、融资渠道单一,依赖银行贷款,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 | 第25-27页 |
二、房地产价格高位运行,部分地区形成房地产泡沫 | 第27-29页 |
三、房地产金融外部环境的不完善,加大信用风险 | 第29-30页 |
四、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频出,政策风险凸显 | 第30-33页 |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定量分析 | 第33-46页 |
一、房地产商面临风险的市场风险 | 第33-43页 |
二、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分析 | 第43-46页 |
第三节 我国房地产风险的成因 | 第46-49页 |
一、房地产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 | 第46页 |
二、单一的融资渠道,过渡依赖银行信贷 | 第46-47页 |
三、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结构单一 | 第47-48页 |
四、市场监管存在问题 | 第48-49页 |
五、投机心理的存在 | 第49页 |
第四节 次贷危机与我国当前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比较 | 第49-52页 |
一、次贷危机的原因 | 第49-50页 |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警示 | 第50页 |
三、我国当前房地产金融风险与次贷危机的对比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我国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政策建议 | 第52-60页 |
第一节 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 第52-53页 |
一、抑制房地产过度投机投资,平抑房价 | 第52页 |
二、完善土地制度 | 第52-53页 |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第53页 |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房地产信贷征信体系 | 第53-54页 |
一、完善我国现有的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 | 第53-54页 |
二、完善信用体系的法律环境 | 第54页 |
第三节 运用多方面融资渠道分散房地产金融风险 | 第54-55页 |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角度 | 第54-55页 |
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角度 | 第55页 |
第四节 完善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 | 第55-57页 |
一、金融机构 | 第55-56页 |
二、二级市场 | 第56页 |
三、担保和保险 | 第56-57页 |
第五节 加强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 第57-58页 |
一、关注房地产价格走势,严格控制抵押品价值缺口 | 第57-58页 |
二、针对不同地区的差异,对房地产信贷实行规模管理 | 第58页 |
第六节 加快法制建设进程 | 第58-60页 |
一、加快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 第58-59页 |
二、加快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引导、规范交易中介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详细摘要 | 第64-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