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 第一章 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及生物修复 | 第13-17页 |
| 1. 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及残留状况 | 第13-14页 |
| 2 生物修复 | 第14-17页 |
| ·生物修复的概念 | 第14-15页 |
| ·生物修复的主要主力军——微生物 | 第15页 |
| ·微生物降解的机制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六六六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 1. 六六六的理化性质 | 第17-18页 |
| 2 六六六的微生物降解 | 第18-23页 |
| ·六六六微生物降解研究情况 | 第18页 |
| ·六六六好氧微生物降解途径研究 | 第18-23页 |
| 第三章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ERIC-PCR技术应用 | 第23-25页 |
| 1 ERIC概述 | 第23页 |
| 2 ERIC-PCR的建立 | 第23页 |
| 3 ERIC-PCR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67页 |
| 第一章 六六六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 第25-3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 ·培养基与试剂 | 第25-26页 |
| ·六六六降解菌的分离和筛选 | 第26页 |
| ·降解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26页 |
| ·降解菌株16S rRNA基因的扩增与分析 | 第26-27页 |
| ·降解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27页 |
| ·HCH降解菌的ERIC-PCR分析 | 第27-28页 |
| ·六六六气相色谱检测 | 第28-2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8页 |
| ·六六六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 | 第29页 |
| ·降解菌株的形态 | 第29-30页 |
| ·六六六降解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30页 |
| ·降解菌株的16S rRNA基因扩增 | 第30-31页 |
| ·六六六降解菌株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31-33页 |
| ·环境条件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3-38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二章 六六六降解菌降解特性研究 | 第39-49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 ·菌株、培养基和试剂 | 第39页 |
| ·六六六降解菌中lin基因分析 | 第39-40页 |
| ·六六六含量的测定 | 第4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 ·温度对BHC-B,BHC-C和BHC-D降解γ-HCH的影响 | 第40-41页 |
| ·pH值对BHC-B,BHC-C和BHC-D降解γ-HCH的影响 | 第41-42页 |
| ·通气量对菌株BHC-B、BHC-C和BHC-D降解γ-HCH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接种量对BHC-B,BHC-C和BHC-D降解γ-HCH的影响 | 第43页 |
| ·菌株BHC-B,BHC-C和BHC-D菌株对六六六4种主要异构体(α-、β-γ-和δ-HCH)的降解 | 第43-45页 |
| ·降解菌株BHC-B、BHC-C和BHC-D的lin基因分析 | 第45-47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三章 菌株Sphingomonas sp.BHC-A降解δ-六六六的代谢途径的研究 | 第49-6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3页 |
| ·试剂与培养基 | 第50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50页 |
| ·菌株BHC-A中linA基因的敲除 | 第50-52页 |
| ·BHC-A中linB和敲除菌株BHC-A-△linA粗酶液的制备 | 第52页 |
| ·粗酶反应条件与提取 | 第52-53页 |
| ·气质联机实验 | 第53页 |
| ·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 第5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66页 |
| ·菌株Sphingomonas sp.BHC-A中linA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53-55页 |
| ·敲除BHC-A菌株的linA基因 | 第55页 |
| ·敲除菌株Sphingomonas sp.BHC-A-AlinA降解δ-HCH的产物检测 | 第55-58页 |
| ·BHC-A中与降解δ-HCH相关基因的分析 | 第58-65页 |
| ·与δ-HCH降解相关的可能基因的验证 | 第65-66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全文总结 | 第73-75页 |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75-77页 |
| 附录 文中所用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 第77-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女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