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GD热采余热回收工艺中闪蒸器的设计与模拟优化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 ·课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第10-20页 |
| ·SAGD热采工艺简介 | 第10-12页 |
| ·SAGD采出水特点及处理工艺 | 第12-17页 |
| ·闪蒸技术在废热回收工程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8-20页 |
| ·国内外关于闪蒸及闪蒸器的研究现状 | 第20-32页 |
| ·闪蒸理论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闪蒸的热和相平衡计算 | 第22-28页 |
| ·闪蒸器的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 ·一般闪蒸器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 第二章 现场调研与节能计算 | 第32-37页 |
| ·现场注汽发生器情况 | 第32-33页 |
| ·注采系统中的余热分布 | 第33-34页 |
| ·SAGD余热回收新工艺 | 第34-36页 |
| ·系统的节能计算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切向四入口新型闪蒸器的设计与校核 | 第37-53页 |
| ·气液相流量计算 | 第37-38页 |
| ·浮动速率计算 | 第38-39页 |
| ·重要尺寸计算 | 第39-43页 |
| ·最小内径计算 | 第39页 |
| ·最小高度计算 | 第39-40页 |
| ·高压差切向四入口接管直径计算 | 第40-41页 |
| ·壁厚计算 | 第41-43页 |
| ·手孔设计 | 第43-44页 |
| ·丝网除沫器的工艺和尺寸 | 第44-46页 |
| ·丝网除沫器的工艺计算 | 第45-46页 |
| ·丝网除沫器的尺寸计算 | 第46页 |
| ·烟道气换热夹套设计 | 第46-48页 |
| ·现场蒸汽发生器烟道气参数 | 第46-47页 |
| ·烟道气换热夹套设计 | 第47-48页 |
| ·带颈对焊法兰设计 | 第48页 |
| ·等面积补强计算 | 第48-50页 |
| ·入口接管补强 | 第48-50页 |
| ·出口接管和手孔的补强 | 第50页 |
| ·严密性水压试验参数计算 | 第50-51页 |
| ·新型闪蒸器的整体设计 | 第51-52页 |
| ·SW6强度校核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闪蒸器内部流场控制方程及其编程化简 | 第53-63页 |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53-54页 |
| ·湍流流动模型 | 第54-55页 |
| ·多相流模型及其源项 | 第55-57页 |
| ·闪蒸模型及其编程化简 | 第57-63页 |
| ·沸腾模型及编程化简 | 第57-61页 |
| ·HRM模型及其化简 | 第61-62页 |
| ·模型选择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闪蒸编程及流场模拟分析 | 第63-73页 |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63页 |
| ·ICEM网格的建立 | 第63页 |
| ·闪蒸方程编程及FLUENT基本设置 | 第63-65页 |
| ·流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5-73页 |
| ·压力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5-67页 |
| ·速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7-68页 |
| ·闪蒸率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8-70页 |
| ·闪蒸压力对闪蒸率的影响分析 | 第70-73页 |
| 第六章 基于流场模拟的闪蒸器应力分析 | 第73-79页 |
| ·Abaqus应力分析软件简介 | 第73页 |
| ·模型简化分析 | 第73-74页 |
| ·部件及网格建模 | 第74页 |
| ·部件属性与分析步 | 第74-75页 |
| ·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75-76页 |
| ·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 第76-77页 |
| ·闪蒸器的安全性改进 | 第77-7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主要结论 | 第79-80页 |
| 未来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附录1:主要符号表 | 第85-88页 |
| 附录2:闪蒸器装配图 | 第88-89页 |
| 附录3:强度校核书 | 第89-9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9-100页 |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