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论文的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论文的逻辑框架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2-21页 |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 | 第12-15页 |
·城市空间结构的经典模型 | 第12-13页 |
·交通与城市形态 | 第13-15页 |
·城际交通与城市群空间结构 | 第15页 |
·城际交通概念辨析 | 第15页 |
·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 第15-20页 |
·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 | 第15-16页 |
·空间扩展的模式 | 第16页 |
·空间扩展的研究技术 | 第16-17页 |
·空间扩展测度 | 第17页 |
·空间扩展对策 | 第17-18页 |
·国外案例分析 | 第18-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3 长吉一体化区域城市空间扩展特征 | 第21-26页 |
·长吉一体化区域发展及其交通背景 | 第21-22页 |
·长吉一体化区域发展概述 | 第21页 |
·长吉一体化区域交通条件 | 第21-22页 |
·长吉一体化区域空间扩展过程 | 第22-23页 |
·交通引导长吉一体化区域空间扩展的政策支持 | 第23-26页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第23页 |
·《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 | 第23-24页 |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 | 第24页 |
·《长吉一体化区域发展规划》 | 第24-26页 |
4 城际交通对长吉两市城市空间扩展影响 | 第26-31页 |
·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 | 第26-27页 |
·数据来源 | 第26页 |
·原始数据处理 | 第26页 |
·评价指标 | 第26-27页 |
·城际交通对长春市空间扩展的影响 | 第27-29页 |
·长春市空间扩展方向 | 第27-28页 |
·长春市空间扩展模式 | 第28-29页 |
·城际交通对吉林市空间扩展的影响 | 第29-31页 |
·吉林市空间扩展方向 | 第29-30页 |
·吉林市空间扩展模式 | 第30-31页 |
5 长吉连接带主要节点的空间扩展 | 第31-44页 |
·概述 | 第31-32页 |
·九台 | 第32-38页 |
·九台概况 | 第32页 |
·九台市交通条件 | 第32-33页 |
·九台市的交通流变化 | 第33-36页 |
·铁路 | 第33-34页 |
·公路 | 第34-36页 |
·城际交通对九台市空间扩展的影响 | 第36-38页 |
·双阳 | 第38-41页 |
·双阳概述 | 第38页 |
·双阳区交通条件 | 第38页 |
·双阳区的交通流变化 | 第38-40页 |
·城际交通对双阳区空间扩展的影响 | 第40-41页 |
·永吉(口前镇)节点 | 第41-42页 |
·永吉概况 | 第41页 |
·永吉交通条件 | 第41页 |
·城际交通对永吉县空间扩展的影响 | 第41-42页 |
·岔路河 | 第42-44页 |
·岔路河镇概况 | 第42页 |
·岔路河镇的交通条件 | 第42页 |
·城际交通对岔路河镇空间扩展的影响 | 第42-44页 |
6 城际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展影响机理分析 | 第44-46页 |
·促进经济要素的流动 | 第44页 |
·推动产业集聚与扩散 | 第44页 |
·加速城镇化进程 | 第44-45页 |
·加快各类开发区的建设 | 第45页 |
·建设各种交通枢纽 | 第45-46页 |
7 长吉一体化地区空间扩展优化调控 | 第46-49页 |
·长吉一体化区域在空间扩展中出现的问题 | 第46-47页 |
·对长吉一体化区域空间扩展优化调控的建议 | 第47-49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