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前言 | 第8-18页 |
| ·辣椒的深加工 | 第8-12页 |
| ·辣椒油树脂的提取 | 第8页 |
| ·辣椒红色素 | 第8-11页 |
| ·辣椒碱类物质 | 第11-12页 |
| ·分子短程蒸馏 | 第12-14页 |
| ·分子蒸馏发展 | 第12-13页 |
| ·分子蒸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 第13-14页 |
| ·分子蒸馏技术的优点 | 第14页 |
| ·生物体内的抗氧化作用与疾病 | 第14-15页 |
| ·衰老的自由基学说 | 第14-15页 |
| ·衰老的抗氧化抑制 | 第15页 |
| ·抗氧化评价模型 | 第15-17页 |
| ·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第15-16页 |
| ·体内抗氧化活性评价模型 | 第16-17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 ·实验原料和动物 | 第18页 |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 ·试验方法 | 第19-22页 |
| ·辣椒油树脂色价的测定 | 第19页 |
| ·碱溶液法纯化辣椒油树脂 | 第19-20页 |
| ·分子短程蒸馏纯化辣椒油树脂 | 第20-21页 |
| ·HPLC测定辣椒碱变化 | 第21页 |
| ·GC测定脂肪酸 | 第21-22页 |
| ·纯化后辣椒油树脂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第22-23页 |
| ·原力的测定 | 第22页 |
| ·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第22页 |
|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22-23页 |
| ·ABTs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第23页 |
| ·抑制小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测定 | 第23页 |
| ·纯化后辣椒油树脂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的体内抗氧化实验 | 第23-35页 |
| ·模型建立及给药方式 | 第23-24页 |
| ·小鼠行为学实验 | 第24-25页 |
|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5-34页 |
|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5-63页 |
| ·原料的色价 | 第35页 |
| ·碱溶液法纯化辣椒油树脂结果 | 第35-38页 |
| ·碱溶液法纯化辣椒油树脂单因素实验 | 第35-37页 |
| ·碱溶液法纯化辣椒油树脂正交试验 | 第37-38页 |
| ·分子短程蒸馏法纯化辣椒油树脂结果 | 第38-42页 |
| ·分子短程蒸馏法纯化辣椒油树脂单因素试验 | 第38-41页 |
| ·分子短程蒸馏法纯化辣椒油树脂正交试验 | 第41-42页 |
| ·HPLC测定辣椒碱变化结果 | 第42-44页 |
| ·辣椒碱标准曲线 | 第42页 |
| ·样品辣椒碱测定 | 第42-43页 |
| ·分子短程蒸馏发纯化后样品辣椒碱检测 | 第43-44页 |
| ·GC测定脂肪酸变化结果 | 第44-46页 |
| ·脂肪酸标准品GC图 | 第44页 |
| ·样品中脂肪酸甲酯GC图 | 第44-45页 |
| ·分子短程蒸馏处理后产品的脂肪酸GC分析 | 第45-46页 |
| ·碱溶液法和分子短程蒸馏法对比 | 第46页 |
| ·辣椒油树脂的体外抗氧化结果 | 第46-49页 |
| ·辣椒油树脂的体内抗氧化结果 | 第49-63页 |
| ·行为学实验结果 | 第49-56页 |
|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第56-63页 |
| 4 结论 | 第63-64页 |
| 5 展望 | 第64-65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1-72页 |
| 8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