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采购中的职务犯罪及其预防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9-11页 |
第一章 政府采购中职务犯罪概述 | 第11-16页 |
第一节 政府采购制度概述 | 第11-12页 |
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1页 |
二、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现状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政府采购中职务犯罪概述 | 第12-16页 |
一、对政府采购中职务犯罪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政府采购制度中职务犯罪的相关规定 | 第13-15页 |
三、政府采购中职务犯罪的危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政府采购中职务犯罪的现状 | 第16-22页 |
第一节 政府采购中职务犯罪的表现 | 第16-18页 |
一、规避集中采购 | 第16页 |
二、规避公开招投标 | 第16-17页 |
三、与供应商串通招投标 | 第17页 |
四、行政机构或者人员越位管理 | 第17页 |
五、权威专家操纵评审结果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政府采购中职务犯罪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一、隐蔽性较强 | 第18页 |
二、商业性显著 | 第18页 |
三、专家涉案人员较多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政府采购中职务犯罪的原因 | 第19-22页 |
一、集中采购法制不够完善 | 第19页 |
二、分散采购的弊端 | 第19-20页 |
三、机构权力过分集中 | 第20页 |
四、监督机制的缺失 | 第20-21页 |
五、专家评委警惕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国外政府采购中职务犯罪的预防机制 | 第22-26页 |
第一节 国外预防机制简述 | 第22-25页 |
一、英国 | 第22-23页 |
二、美国 | 第23-24页 |
三、新加坡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对国外预防机制的反思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我国政府采购中职务犯罪预防机制的完善 | 第26-32页 |
第一节 立法方面的完善 | 第26-28页 |
一、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 | 第26-27页 |
二、完善预防腐败方面的立法 | 第27页 |
三、完善刑法中职务犯罪的规定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立法之外的建议 | 第28-32页 |
一、实现政府采购与行贿档案查询系统的对接 | 第28-29页 |
二、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 第29-30页 |
三、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培育 | 第30页 |
四、充盈政府采购专家资源库 | 第30-31页 |
五、加强政府采购队伍自身建设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