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地标下的山地公园设计研究--以莱州市福禄山公园设计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8页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相关概念释义 | 第9-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2. 国内外发展史及理论述评 | 第11-17页 |
·地标的发展史 | 第11-13页 |
·原始时期 | 第11-12页 |
·宗教时期 | 第12-13页 |
·科学时期 | 第13页 |
·国内外理论研究述评 | 第13-15页 |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3. 相关案例研究 | 第17-27页 |
·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白塔 | 第17-22页 |
·场地概况 | 第17页 |
·借鉴参考意义 | 第17-22页 |
·武汉黄鹤楼 | 第22-23页 |
·场地概况 | 第22页 |
·借鉴参考意义——地标空间塑造 | 第22-23页 |
·济南泉城广场 | 第23-24页 |
·场地概况 | 第23页 |
·借鉴参考意义——地标景观的地域文化提取 | 第23-24页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 第24-25页 |
·场地概况 | 第24页 |
·借鉴参考意义——山地空间的景观设计 | 第24-25页 |
·莱州掖县公园 | 第25-26页 |
·场地概况 | 第25页 |
·借鉴参考意义—地标景观民俗文化的传达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城市地标下山地公园的设计手法 | 第27-33页 |
·地标的特殊性 | 第27页 |
·外观特殊性 | 第27页 |
·功能特殊性 | 第27页 |
·结构特殊性 | 第27页 |
·城市地标的设计要素 | 第27-31页 |
·形式要素 | 第27-28页 |
·功能要素 | 第28-29页 |
·历史时间要素 | 第29-30页 |
·文化要素 | 第30-31页 |
·山地公园设计与地标设计结合 | 第31-32页 |
·建筑设计 | 第31页 |
·道路设计 | 第31页 |
·场地设计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5. 设计说明书 | 第33-46页 |
·分析解读 | 第33-35页 |
·项目区位 | 第33页 |
·设计思考 | 第33页 |
·文旅资源分析 | 第33-34页 |
·地标设计分析 | 第34页 |
·上位规划分析 | 第34页 |
·场地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GIS分析 | 第35页 |
·SWOT分析 | 第35页 |
·理念构想 | 第35-37页 |
·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设计目标 | 第36页 |
·设计特色 | 第36页 |
·设计策略 | 第36页 |
·设计理念 | 第36-37页 |
·设计依据 | 第37页 |
·总体设计 | 第37-38页 |
·景观结构 | 第37页 |
·功能分区 | 第37-38页 |
·设计框架 | 第38页 |
·分区设计 | 第38-43页 |
·地标建筑设计 | 第38-39页 |
·文化景观节点 | 第39-41页 |
·功能景观节点 | 第41-42页 |
·生态景观节点 | 第42-43页 |
·专项设计 | 第43-46页 |
·总结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个人简介 | 第48-49页 |
导师简介 | 第49-50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件 | 第52-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