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当代皮科著名医家治疗湿疹证治规律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部分 综述中医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前言 | 第21-22页 |
第二部分 湿疹证治规律的研究 | 第22-98页 |
一.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2-26页 |
1 病案来源 | 第22页 |
2 病案收录原则 | 第22-23页 |
·病案纳入标准 | 第22-23页 |
·病案排除标准 | 第23页 |
3 病案的规范 | 第23-25页 |
·症状术语的规范 | 第23-24页 |
·病位的标准化 | 第24页 |
·证型术语的规范 | 第24-25页 |
·药物名称的统一 | 第25页 |
4 统计方法 | 第25-26页 |
二. 研究结果 | 第26-95页 |
1 湿疹病案的一般情况统计 | 第27-30页 |
·湿疹的症状统计 | 第27-29页 |
·湿疹的证型统计 | 第29-30页 |
2 湿疹病案的症状分析 | 第30-40页 |
·湿热证 | 第30-32页 |
·湿热伤阴证 | 第32-33页 |
·脾虚湿困证 | 第33-34页 |
·血虚风燥证 | 第34-35页 |
·血热风燥证 | 第35-36页 |
·寒湿证 | 第36-37页 |
·风热证 | 第37-38页 |
·气阴两伤证 | 第38页 |
·毒热血瘀证 | 第38页 |
·肺胃蕴热证 | 第38-40页 |
3 湿疹病案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 第40-92页 |
·湿热证 | 第41-55页 |
·湿热伤阴证 | 第55-68页 |
·脾虚湿困证 | 第68-77页 |
·血虚风燥证 | 第77-85页 |
·血热风燥 | 第85-86页 |
·寒湿证 | 第86-87页 |
·气阴两伤证 | 第87-89页 |
·风热证 | 第89-90页 |
·毒热血瘀证 | 第90-91页 |
·肺胃蕴热证 | 第91-92页 |
4 湿疹相关讨论 | 第92-95页 |
三. 结语 | 第95-98页 |
1 本课题研究成果 | 第95-97页 |
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参考书目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个人简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