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P2P网络借贷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二)选题重点 | 第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P2P网络借贷概述 | 第14-30页 |
第一节 P2P网络借贷的定义与分类 | 第14-15页 |
一、P2P网络借贷的定义 | 第14页 |
二、P2P网络借贷的分类 | 第14-15页 |
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的业务模式 | 第15-24页 |
一、传统P2P网贷业务模式 | 第15-16页 |
二、现代P2P网贷业务模式 | 第16-24页 |
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控制 | 第24-30页 |
一、P2P网贷风险控制必要性 | 第24页 |
二、P2P网贷风险控制模式 | 第24-30页 |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的主要法律问题 | 第30-40页 |
第一节 P2P网络借贷的合法性问题 | 第30-33页 |
一、P2P网络借贷的合法性 | 第30页 |
二、P2P网贷平台的合法性 | 第30-31页 |
三、P2P网贷业务模式的合法性 | 第31-32页 |
四、P2P网贷利率的合法性 | 第32-33页 |
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的非法集资问题 | 第33-36页 |
一、非法集资概述 | 第33-34页 |
二、集资诈骗问题 | 第34-35页 |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问题 | 第35页 |
四、避免非法集资 | 第35-36页 |
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的征信问题 | 第36-38页 |
一、P2P网贷征信难 | 第36-37页 |
二、个人征信问题 | 第37-38页 |
三、网贷征信信息的共享问题 | 第38页 |
第四节 投资人资金的合法性问题 | 第38-40页 |
一、洗钱问题 | 第38-39页 |
二、高利转贷问题 | 第39页 |
三、信用卡套现问题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英美P2P网络借贷监管评介 | 第40-47页 |
第一节 英国P2P网络借贷的监管 | 第40-44页 |
一、英国P2P网贷行业监管概述 | 第40页 |
二、英国P2P网贷行业的法律监管 | 第40-42页 |
三、英国P2P网贷行业的征信 | 第42-44页 |
第二节 美国P2P网络借贷的监管 | 第44-47页 |
一、美国P2P网贷行业监管概述 | 第44页 |
二、美国P2P网贷行业的法律监管 | 第44-45页 |
三、美国P2P网贷行业的征信 | 第45-46页 |
四、美国P2P网贷行业的破产隔离制度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制度探析 | 第47-54页 |
第一节 我国P2P网贷问题与监管现状 | 第47-48页 |
一、我国网贷主要问题 | 第47页 |
二、我国网贷监管现状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我国P2P网贷行业的监管原则 | 第48-50页 |
一、市场自律优先 | 第48-49页 |
二、行为监管为主 | 第49页 |
三、底线思维监管 | 第49页 |
四、分工协同监管 | 第49-50页 |
第三节 我国P2P网贷行业监管的具体措施 | 第50-54页 |
一、明确监管机构及其职能 | 第50页 |
二、完善备案管理制度 | 第50页 |
三、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 第50-51页 |
四、实行资金存管 | 第51页 |
五、加强消费者保护 | 第51-52页 |
六、严格信息披露 | 第52页 |
七、完善平台退出机制 | 第52-53页 |
八、完善行业征信体系 | 第53页 |
九、加强行业自律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