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四化同步”背景下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5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1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1-15页
     ·研究评述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技术路线图第16-17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文章创新点第17-18页
2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第18-23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定义第18页
   ·理论基础第18-19页
     ·系统理论第18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页
     ·固定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理论第18-19页
     ·生产率与科技进步理论第19页
   ·实践基础第19-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分析第23-30页
   ·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历史考察第23-24页
   ·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分析第24-26页
     ·河南省粮食生产及核心区的分布情况第24-25页
     ·河南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第25-26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分析第26-29页
     ·自然产出能力第26-27页
     ·要素投入能力第27页
     ·科技支撑能力第27-28页
     ·政策保障能力第28页
     ·组织管理能力第28页
     ·风险抵御能力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4 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30-35页
   ·河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资源投入不足第30页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第30-31页
     ·粮食生产中的科技水平偏低第31页
     ·粮食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不高第31页
     ·粮食生产效益、资源配置效率偏低第31页
     ·粮食产业化经营带动作用不足第31-32页
   ·河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2-34页
     ·河南省自身资源有限,导致资源投入不足第32页
     ·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第32-33页
     ·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成果运用不够导致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不足第33页
     ·比较收益偏低导致农民、政府的种粮积极性不高第33-34页
     ·信息化程度偏低和城镇化的扩张降低粮食生产效益、要素配置效率第34页
     ·多方面原因导致粮食产业化经营带动作用不足第34页
   ·小结第34-35页
5“四化”发展对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第35-42页
   ·“四化”发展对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定性分析第35-37页
     ·“四化”发展使得自然资源性投入品减少第36页
     ·“四化”带来的社会性资源品投入的复杂变化第36-37页
     ·“四化”发展使粮食生产技术得到显著提高第37页
     ·“四化”发展可以带动管理方式的创新第37页
   ·“四化”同步对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7-41页
     ·分析思路第37-38页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第38页
     ·计量方法的选择第38-39页
     ·实证结果和分析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6 政策建议第42-44页
   ·拓展资源渠道,解决资源难题第42页
   ·多管齐下地调集资金来源,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第42页
   ·加大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成果投入,提升粮食生产效率第42-43页
   ·提高种粮收益,提高粮食生产者种粮积极性第43页
   ·加强信息化在河南省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弱化城镇化扩张效应第43页
   ·综合运用“四化”发展成果,改善河南省粮食生产条件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个人简历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以夏邑县为例
下一篇:农业合作组织的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