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中医学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 第11-17页 |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1-13页 |
·对辨证论治的认识 | 第13-17页 |
2、现代医学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 第17-19页 |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第17-18页 |
·稳定型心绞痛的防治 | 第18-19页 |
3 丹红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1. 病例选择 | 第20-26页 |
·一般资料 | 第20页 |
·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纳入标准 | 第21-22页 |
·排除标准 | 第22-23页 |
·脱落标准 | 第23页 |
·剔除标准 | 第23页 |
·治疗方案 | 第23-24页 |
·观察指标 | 第24-26页 |
2. 统计学分析 | 第26-27页 |
结果 | 第27-35页 |
1、一般临床资料 | 第27-28页 |
·病例完成情况 | 第27页 |
·治疗前人口学资料分析 | 第27-28页 |
2、安全性指标结果 | 第28-29页 |
·肝功能指标比较 | 第28页 |
·肾功能指标比较 | 第28页 |
·出凝血四项比较 | 第28-29页 |
3、疗效性指标结果 | 第29-35页 |
·中医症状单项积分比较 | 第29-30页 |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第30页 |
·中医证候疗效情况的比较 | 第30-31页 |
·心电图疗效比较 | 第31页 |
·心绞痛疗效情况比较 | 第31-32页 |
·心绞痛单项积分比较 | 第32-33页 |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的比较 | 第33-35页 |
讨论 | 第35-45页 |
1、血瘀与胸痹的认识 | 第35-36页 |
2、丹红注射液的组方分析 | 第36-39页 |
·丹参、红花的配伍分析 | 第36-38页 |
·丹红注射液的研究现状 | 第38-39页 |
3、丹红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 第39页 |
4、丹红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性分析 | 第39-43页 |
·丹红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第39-41页 |
·丹红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 第41页 |
·丹红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心绞痛程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丹红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西雅图积分量表的影响 | 第42-43页 |
5、问题及展望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附录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