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章 少数民族艺术活态传承现状 | 第18-27页 |
第一节 活态传承 | 第18-20页 |
一、活态传播环境是活态传承的前提 | 第18-19页 |
二、传承人群体的存在及不断拓展是活态传承的关键 | 第19-20页 |
三、回归生活是活态传承的目的 | 第20页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艺术活态传承的当下选择 | 第20-24页 |
一、加大对民族艺术传承人的保护 | 第21页 |
二、注重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 第21-22页 |
三、强化民俗仪式的传播 | 第22-23页 |
四、释放影像作品与综艺节目的传播潜能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少数民族艺术活态传承现实困境 | 第24-27页 |
一、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人不可逆转的消亡 | 第24-25页 |
二、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空间发生改变 | 第25页 |
三、少数民族艺术接触路径的缺乏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社会化媒体为少数民族艺术活态传承路径创新提供的可能性探析 | 第27-42页 |
第一节 社会化媒体 | 第27-33页 |
一、社会化媒体 | 第27-30页 |
二、社会化媒体为少数民族艺术活态传承路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 | 第30-33页 |
第二节 社会化媒体与网络趣缘群体 | 第33-42页 |
一、网络的“连接”到人的“连接”:网络趣缘群体的形成 | 第34-37页 |
二、社会化媒体时代少数民族艺术传播个案观察 | 第37-42页 |
第三章 社会化媒体时代少数民族艺术活态传承路径建构策略探析 | 第42-54页 |
第一节 大数据与少数民族艺术趣缘群体的发现与挖掘 | 第42-45页 |
一、大数据 | 第42-44页 |
二、大数据与网络趣缘关系的挖掘与发现 | 第44-45页 |
第二节 社会化媒体与兴趣爱好者凝聚 | 第45-47页 |
第三节 从线上沟通到线下活动:回归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空间 | 第47-49页 |
第四节 制度创新与策略保障 | 第49-54页 |
一、加强数据库建设及数据公开制度的创新 | 第50页 |
二、拓展资金筹措的路径 | 第50-51页 |
三、提升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人媒介素养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