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通信、信号论文--铁路信号论文--铁路信号设备的保养与检修论文

既有线工电结合部道岔病害整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第10页
    1.2 道岔概述第10-14页
        1.2.1 道岔基本功能第10页
        1.2.2 国外道岔发展第10-11页
        1.2.3 我国道岔发展第11页
        1.2.4 道岔的分类第11-12页
        1.2.5 国内外工电整治道岔研究及现状第12-14页
2 道岔转换计算理论第14-19页
    2.1 道岔牵引转换机理第14-16页
        2.1.1 最小势能原理力学方程第14-15页
        2.1.2 尖轨尖端扳动力第15-16页
    2.2 线路曲线机理第16-19页
        2.2.1 导曲线支距计算第16-17页
        2.2.2 连接曲线整正第17-19页
3 单开道岔工电结合部概况第19-33页
    3.1 道岔结合部关键部位的构造第19-26页
        3.1.1 尖轨区域第19-20页
        3.1.2 牵引点第20页
        3.1.3 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段第20-21页
        3.1.4 曲基本轨的弯折第21页
        3.1.5 刨切点第21-22页
        3.1.6 尖轨的跟端第22-23页
        3.1.7 限位器第23-24页
        3.1.8 心轨区域第24页
        3.1.9 心尖部位的翼轨咽喉开档第24-25页
        3.1.10 翼轨曲折点第25页
        3.1.11 心尖轨的动程第25页
        3.1.12 锁闭量第25-26页
        3.1.13 尖轨顶铁第26页
    3.2 尖轨区域关键数据与测量第26-30页
        3.2.1 轨距测量第26-27页
        3.2.2 道岔大框架的测量第27页
        3.2.3 道岔开程的测量第27-28页
        3.2.4 锁闭量测量第28页
        3.2.5 密贴测量、密贴力检查第28-29页
        3.2.6 道岔顶铁、限位铁缝隙检查测量第29-30页
    3.3 心轨区域关键数据与测量第30-33页
        3.3.1 心尖轨框架数据的测量第30页
        3.3.2 牵引点翼轨框架测量第30-31页
        3.3.3 翼轨的曲折点框架测量第31页
        3.3.4 道岔基本轨、翼轨爬行测量第31-33页
4 基于有限元不足位移模型分析第33-41页
    4.1 弹性可弯尖轨扳动力计算理论第33-34页
        4.1.1 尖轨扳动力计算模型假定第33页
        4.1.2 求解方法第33-34页
    4.2 尖轨扳动力不足位移模型建立第34-35页
        4.2.1 尖轨计算模型第34页
        4.2.2 心轨计算模型第34-35页
    4.3 尖轨扳动力不足位移模型验证第35-40页
        4.3.1 密贴段刚度对尖轨扳动力的影响第35-36页
        4.3.2 密贴段刚度对心轨扳动力的影响第36-37页
        4.3.3 尖轨跟端扣件刚度对扳动力的影响第37-38页
        4.3.4 滑床台摩擦系数的影响第38-39页
        4.3.5 弹性可弯段的影响第39页
        4.3.6 动程的影响第39-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现场整治对模型效果的验证第41-48页
    5.1 病害的查找及分析手段第41-43页
        5.1.1 看第41-42页
        5.1.2 听第42页
        5.1.3 测第42-43页
        5.1.4 试第43页
    5.2 病害的整治效果分析第43-48页
        5.2.1 道岔爬行第43-44页
        5.2.2 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第44-45页
        5.2.3 尖轨头部不密贴第45-46页
        5.2.4 尖轨密贴段后部不密贴第46-47页
        5.2.5 尖轨假开程第47-48页
6 结合部道岔整治方案及整治实例第48-61页
    6.1 结合部道岔整治措施第48-52页
        6.1.1 结合部道岔设备维护分工第48-49页
        6.1.2 结合部道岔整治资料第49页
        6.1.3 结合部道岔整治有关要求第49-50页
        6.1.4 结合部道岔整治流程第50-52页
    6.2 现场结合部道岔整治实例第52-61页
        6.2.1 道岔框架不方正案例第52-53页
        6.2.2 道岔心轨反位到定位不解锁案例第53-55页
        6.2.3 道岔心轨过车时突然失去表示案例第55-56页
        6.2.4 道岔一次扳动不到位案例第56-57页
        6.2.5 某站道岔定位到反位转换不到底案例第57-58页
        6.2.6 某站道岔静态失表案例第58-59页
        6.2.7 某站4号道岔别卡案例第59-61页
结论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省生产安全事故防控政策的形态转变研究
下一篇:“七·五”事件以来党在新疆民族团结事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