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缩略词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苹果育种目标 | 第10-11页 |
·优质育种 | 第10-11页 |
·抗病育种 | 第11页 |
·抗逆育种 | 第11页 |
·苹果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分子标记与基因定位 | 第11-14页 |
·遗传连锁图谱 | 第14-16页 |
·苹果主要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 第16-17页 |
·苹果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抗病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抗逆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8页 |
·品质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RAD测序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和苹果品质性状QTL定位 | 第20-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RAD测序文库构建 | 第20页 |
·RAD测序标记开发 | 第20-21页 |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第21页 |
·图谱上标记的命名 | 第21页 |
·表型测定 | 第21-22页 |
·QTL定位 | 第22-23页 |
·候选基因预测 | 第23页 |
·果实酸度相关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23-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7页 |
·RAD测序标记开发 | 第25-26页 |
·遗传图谱构建 | 第26-28页 |
·图谱上标记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结果 | 第28-29页 |
·苹果果实品质性状表型调查 | 第29-31页 |
·QTL定位结果 | 第31-33页 |
·品质相关性状候选基因筛选 | 第33-35页 |
·果实生长过程中的酸度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5-37页 |
·讨论 | 第37-40页 |
·RAD标记开发 | 第37页 |
·LG类型标记产生原因 | 第37页 |
·QTL与候选基因 | 第37-39页 |
·对下一步研究的启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红玉’和‘金冠’重测序SNP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 第40-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植物材料 | 第40页 |
·全基因组DNA提取 | 第40页 |
·全基因组重测序流程 | 第40-41页 |
·重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 第41页 |
·染色体重排检测 | 第41-42页 |
·‘红玉’Chr09和Chr13之间的染色体重排验证 | 第42-43页 |
·候选基因在双亲中的序列分析 | 第43-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3页 |
·重测序数据评价 | 第44-45页 |
·SNP标记开发与注释 | 第45页 |
·杂合位点以及突变(变异)位点分析 | 第45-48页 |
·‘红玉’Chr09和Chr13之间的染色体重排验证 | 第48-50页 |
·候选基因双亲序列差异分析 | 第50-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全基因组SNP标记开发 | 第53页 |
·苹果杂合度 | 第53页 |
·染色体重排验证 | 第53-54页 |
·候选基因序列差异分析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介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