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体系下的美国霸权危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选题意义和背景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选题意义、写作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探讨 | 第12-24页 |
一、世界体系的马克思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12-14页 |
(二)列宁帝国主义论 | 第14-15页 |
(三)年鉴学派 | 第15-17页 |
(四)依附理论 | 第17-18页 |
二、世界体系的产生背景及特征 | 第18-24页 |
(一)基本研究单元:历史体系 | 第19-20页 |
(二)等级化的世界:中心-边缘-半边缘 | 第20-22页 |
(三)“两个周期” | 第22-23页 |
(四)世界体系的局限性与借鉴价值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美国:世界体系的核心 | 第24-38页 |
一、美国霸权的崛起 | 第24-28页 |
(一)霸权的建立 | 第24-25页 |
(二)资本主义危机与美国霸权 | 第25-27页 |
(三)新自由主义浪潮 | 第27-28页 |
二、美国如何保持世界体系的霸权地位 | 第28-36页 |
(一)强势的美元 | 第29-31页 |
(二)美国“再工业化”与TTP、TTIP | 第31-33页 |
(三)能源掌控与页岩油\气革命 | 第33-35页 |
(四)无与伦比的军事政治力量 | 第35-36页 |
三、以美国为中心的稳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中国:体系与反体系 | 第38-43页 |
一、无法忽视的力量 | 第38-39页 |
二、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崛起 | 第39-40页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 第40-41页 |
四、中国挑战体系的面临的问题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