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学论文--新闻工作自动化、网络化论文

凤凰网“城管”报道的媒介形象与现实形象差异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2-13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3-15页
     ·本文创新点第15-16页
   ·理论依据第16-17页
     ·媒介形象第16页
     ·拟态环境论第16页
     ·媒体社会责任论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20页
     ·确定研究对象第17-18页
     ·抽样第18-19页
     ·数据搜集与记录第19-20页
第2章 城管的媒介形象分析第20-36页
   ·凤凰网城管报道的样本分析第20-32页
     ·五年内凤凰网关于城管报道的数量分析第20-21页
     ·五年来凤凰网转载城管报道的报道来源分析第21-22页
     ·五年内凤凰网关于城管报道的报道倾向分析第22-25页
     ·五年来凤凰网转载城管报道的切入视角分析第25-27页
     ·五年内凤凰网关于城管报道的题材分析第27-30页
     ·五年内凤凰网涉及城管的涉事主体类型及话语权分析第30-32页
   ·城管的媒介形象:“临时工”“打人”“暴力执法”第32-36页
     ·城管的正面或中性报道数量多于负面第32-33页
     ·城管的负面报道中“暴力执法”形象突出第33-34页
     ·城管打人者多为临时工第34-36页
第3章 城管的现实形象分析第36-44页
   ·民众眼中的城管形象分析第36-39页
     ·样本选择第36-37页
     ·问卷调查的属性特征第37-39页
     ·专访第39页
   ·城管是被误解的群体第39-44页
     ·城管是城市容貌的管理者第39-40页
     ·队长:城管经常被误解第40-41页
     ·是否按照法律程序执法第41-42页
     ·外宣多倾向于工作总结式报道第42-44页
第4章 城管的媒介形象与现实形象的差异第44-52页
   ·城管的实际形象与媒体报道的形象不符第44-46页
     ·早期城管执法暴力,但如今愈见文明第44-45页
     ·存在暴力执法,但依法办案更为普遍第45-46页
   ·城管的报道与受众关注点不对称第46-47页
     ·有亲眼所见,但多为道听途说第46页
     ·网媒是最大信息获取源第46-47页
   ·城管的媒介形象在不断发展第47-49页
     ·城管被误解是一种常态第47-48页
     ·民众开始认识并理解城管第48-49页
   ·城管的正面形象得不到关注与认可第49-52页
     ·城管正面信息得不到关注第49-50页
     ·媒体有意呈现城管负面信息第50-52页
第5章 城管媒介形象与现实形象存在差异的原因第52-59页
   ·城管自身:缺乏制度化管理经验第52-55页
     ·制度化因素致使城管涉事主体临时工居多致公众反感第52-53页
     ·缺乏危机信息管理中心机制第53页
     ·对社会信息传播的监督与管理不足第53-54页
     ·城管缺乏应对经验第54-55页
   ·媒体:忽视正面报道方针第55-57页
     ·媒体受点击率等商业因素影响放大负面消息第55-56页
     ·主观倾向性报道多,有时并不了解采访对象及事件真相第56页
     ·报道模式化现象严重第56-57页
     ·大量负面报道固化了城管“强势、霸道”的媒介形象第57页
   ·受众:媒体成单一信源第57-59页
     ·很少接触城管第57-58页
     ·媒体成为大多数市民获取关于“城管”信息的主要渠道第58-59页
第6章 建构与现实一致的城管形象第59-62页
   ·媒体应同时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59-61页
     ·深入采访,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与职业素养第59-60页
     ·加强深度报道的报道力度第60-61页
   ·受众自身:理性看待媒体报道第61-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凤凰网“城管”报道的媒介形象与现实形象差异研究的问卷调查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学术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市场集中度及优化建议
下一篇:我国传统纸媒“数字化生存”转型分析及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