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引言 | 第8页 |
·工作原理及其各组成部分的材料类型 | 第8-10页 |
·工作原理 | 第8-9页 |
·电解质 | 第9-10页 |
·阳极材料 | 第10页 |
·阴极材料 | 第10页 |
·连接材料 | 第10页 |
·钙钛矿型氧化阴极材料的实验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钙钛矿型氧化物阴极材料的理论计算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相关理论基础介绍 | 第17-22页 |
·钙钛矿型化合物结构特点 | 第17-19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9-21页 |
·全电子法和赝势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La_2CoMnO_6中反位缺陷对生成氧空位的影响 | 第22-31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计算方法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0页 |
·完全有序的LCMO | 第23-24页 |
·反位无序 | 第24-27页 |
·氧空位生成能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La_(2-r)Sr_xCoMnO_6(x=0.0,0.5,1.0,1.5)系列化合物氧扩散过程的研究 | 第31-40页 |
·引言 | 第31页 |
·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没有缺陷的La_(1-x)Sr_xCoMnO_6 | 第32-37页 |
·氧空位生成能 | 第37-39页 |
·氧离子迁移能垒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La_2M_(0.5)Mn_(1.5)O_6(M=Co,Fe,Ni,Cu)导电性能的理论研究 | 第40-46页 |
·引言 | 第40页 |
·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4页 |
·理想超胞 | 第41-42页 |
·氧空位生成能 | 第42-43页 |
·氧离子迁移能垒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