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锂同位素分离的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锂同位素分离的意义 | 第9-10页 |
·锂同位素分离的方法 | 第10-15页 |
·萃取法分离锂同位素 | 第15-19页 |
·萃取剂的选择 | 第15-16页 |
·离子液体及其在萃取过程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萃取体系分离锂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锂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萃取率和分配比的计算 | 第19-20页 |
·锂同位素单级分离系数的计算 | 第20页 |
·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选题意义 | 第20-21页 |
·主要工作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萃取剂和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 | 第22-33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离子液体和 2,2'-联萘17冠-5 的合成 | 第24-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2页 |
·离子液体和 2,2'-联萘17冠-5 的元素分析 | 第26页 |
·离子液体和 2,2'-联萘17冠-5 的红外分析 | 第26-28页 |
·离子液体和 2,2'-联萘17冠-5 的核磁氢谱分析 | 第28-31页 |
·萃取剂 2,2'-联萘17冠-5 的质谱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液-液萃取分离锂同位素的研究 | 第33-43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萃取实验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配合物组成 | 第35-36页 |
·萃取体系的分离系数 | 第36-37页 |
·锂盐浓度对萃取的影响 | 第37-38页 |
·水相初始pH对萃取的影响 | 第38-39页 |
·萃取平衡时间的研究 | 第39页 |
·萃取温度的研究 | 第39-41页 |
·不同锂盐阴离子对萃取分离锂同位素的影响 | 第41页 |
·锂的反萃取及萃取剂的循环使用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物理负载联萘冠醚-离子液体复合材料固-液萃取分离锂同位素的研究 | 第43-62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8页 |
·实验试剂 | 第44-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6-47页 |
·萃取实验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61页 |
·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48-49页 |
·复合材料的红外表征 | 第49-50页 |
·复合材料的热重曲线分析 | 第50-52页 |
·离子液体对萃取的影响 | 第52-53页 |
·锂盐浓度对萃取的影响 | 第53-54页 |
·水相初始pH对萃取的影响 | 第54页 |
·萃取平衡时间的研究 | 第54-55页 |
·萃取温度的研究 | 第55-57页 |
·不同锂盐阴离子对萃取的影响 | 第57页 |
·锂同位素萃取分离机理的研究 | 第57-60页 |
·复合材料的再生利用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联萘冠醚-化学键合离子液体树脂固-液萃取分离锂同位素的研究 | 第62-76页 |
·引言 | 第62-63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6页 |
·实验试剂 | 第63-64页 |
·实验仪器 | 第64页 |
·制备实验 | 第64-65页 |
·萃取实验 | 第65-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5页 |
·树脂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66-67页 |
·树脂材料的红外表征 | 第67-68页 |
·树脂材料的元素分析 | 第68页 |
·树脂材料的热重分析 | 第68-69页 |
·锂盐浓度对萃取的影响 | 第69-70页 |
·水相初始pH对萃取的影响 | 第70-71页 |
·萃取时间的优化 | 第71页 |
·萃取温度的优化 | 第71-72页 |
·不同锂盐阴离子对萃取的影响 | 第72-73页 |
·萃取体系的机理研究 | 第73页 |
·树脂材料的重复利用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