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高温防护涂层的发展与制备技术 | 第12-15页 |
·高温防护涂层的发展 | 第12-13页 |
·高温防护涂层的制备技术 | 第13-15页 |
·梯度纳米(Ti,Al)N涂层 | 第15-21页 |
·梯度功能材料及梯度涂层 | 第15-18页 |
·纳米涂层材料与技术 | 第18-20页 |
·梯度纳米(Ti,Al)N涂层的发展 | 第20-21页 |
·本论文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梯度纳米(Ti,Al)N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 第22-35页 |
·涂层的制备及制备工艺 | 第22-27页 |
·基体材料 | 第22页 |
·涂层制备工艺 | 第22-25页 |
·制备涂层 | 第25-27页 |
·梯度纳米(Ti,Al)N涂层的内应力计算 | 第27-29页 |
·涂层的本征应力 | 第27-28页 |
·涂层的热应力 | 第28-29页 |
·中间过渡层 | 第29页 |
·涂层的工艺—性能关系分析 | 第29-34页 |
·气体压力(N_2分压) | 第30-31页 |
·基体偏压 | 第31-32页 |
·基体温度 | 第32页 |
·不同成分(Ti,Al)N涂层的结构和性能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高温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35-54页 |
·引言 | 第35页 |
·高温氧化实验 | 第35-37页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35页 |
·高温氧化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测试与分析 | 第36-37页 |
·金属氧化理论简述 | 第37-42页 |
·氧化热力学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金属氧化反应动力学 | 第38-40页 |
·氧化膜的完整性 | 第40-41页 |
·微晶(纳米晶)材料氧化动力学特点 | 第41-42页 |
·(Ti,Al)N涂层氧化动力学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2-50页 |
·(Ti,Al)N涂层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42-46页 |
·1Cr11Ni2W2MoV不锈钢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46-48页 |
·(Ti,Al)N涂层与Cr11Ni2W2MoV不锈钢氧化动力学比较 | 第48-49页 |
·抗氧化性级别评定 | 第49-50页 |
·纳米晶组织对(Ti,Al)N涂层氧化动力学的影响 | 第50-52页 |
·(Ti,Al)N涂层高温氧化特点 | 第50-51页 |
·纳米组织对(Ti,Al)N涂层氧化动力学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高温氧化后试样的组织形貌分析 | 第54-75页 |
·高温氧化表面形貌分析 | 第54-59页 |
·梯度纳米(Ti,Al)N涂层表面形貌分析 | 第54-57页 |
·1Cr11Ni2W2MoV不锈钢试样表面形貌分析 | 第57-59页 |
·高温氧化横截面组织形貌特征 | 第59-68页 |
·观察截面前的试样处理 | 第60-61页 |
·梯度纳米(Ti,Al)N涂层截面形貌分析 | 第61-65页 |
·1Cr11Ni2W2MoV不锈钢试样截面形貌分析 | 第65-68页 |
·(Ti,Al)N涂层氧化机制的分析 | 第68-70页 |
·(Ti,Al)N涂层氧化后力学状态的讨论 | 第70-71页 |
·熔滴的氧化行为分析 | 第71-73页 |
·熔滴的形成与结构特点 | 第71-72页 |
·熔滴的氧化行为及对(Ti,Al)N涂层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