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持续干旱胁迫下植物的阶段性响应策略 | 第11-17页 |
·干旱胁迫下氮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19-23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试验条件 | 第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0-21页 |
·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 第20页 |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 第20-21页 |
·生物量积累与根冠比 | 第21页 |
·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第21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不同水氮条件下白羊草气体交换参数特征 | 第23-31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土壤含水量变化 | 第24页 |
·净光合速率(Pn) | 第24-25页 |
·气孔导度(Gs) | 第25页 |
·蒸腾速率(Tr) | 第25-26页 |
·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 | 第26-27页 |
·胞间CO2浓度(Ci) | 第27页 |
·复水后白羊草气体交换参数变化 | 第27-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不同水氮条件下白羊草气体交换参数 | 第29页 |
·不同阶段复水对白羊草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不同氮素水平下白羊草短期干旱及复水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 | 第31-39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 | 第32-33页 |
·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 | 第33页 |
·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 | 第33-34页 |
·光化学淬灭系数(qP) | 第34-36页 |
·各阶段复水后白羊草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不同水氮条件对白羊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6-37页 |
·复水对白羊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不同氮素水平下白羊草短期干旱及复水后生物量分配与水分利用 | 第39-43页 |
·引言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生物量 | 第39-40页 |
·根冠比(RSR) | 第40-41页 |
·水分利用效率(WUE) | 第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