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浮摆式采能装置的水动力学研究及结构优化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9页 |
| ·理论分析 | 第14页 |
| ·模型实验 | 第14-15页 |
| ·实海况实验 | 第15-19页 |
| ·装置的提出 | 第19-2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多浮摆式采能装置的水动力学频域分析 | 第21-38页 |
| ·三维频域势流理论概述 | 第21-25页 |
| ·多浮摆式采能装置的运动描述 | 第21-22页 |
| ·流场速度势 | 第22-24页 |
| ·格林函数法 | 第24-25页 |
| ·水动力学分析 | 第25-26页 |
| ·运动响应方程 | 第26-27页 |
| ·水动力学计算 | 第27-36页 |
| ·AQWA 简介 | 第27-28页 |
| ·数值计算流程 | 第28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29-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3章 多浮摆式采能装置的水动力学时域分析 | 第38-51页 |
| ·三维时域势流理论概述 | 第38页 |
| ·时域权函数 | 第38-39页 |
| ·时域辐射力的计算 | 第39-40页 |
| ·运动响应方程 | 第40页 |
| ·采能效率的计算 | 第40-41页 |
|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41-49页 |
| ·双浮摆的水动力学计算 | 第41-46页 |
| ·三浮摆的水动力学计算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物理模型实验 | 第51-60页 |
| ·实验目的 | 第51页 |
| ·实验设备 | 第51-53页 |
| ·造波系统 | 第51-52页 |
| ·水槽设施 | 第52页 |
| ·消波装置 | 第52-53页 |
| ·浪潮测量仪 | 第53页 |
| ·数据采集器 | 第53页 |
| ·模型实验的相似准则 | 第53-55页 |
| ·实验模型 | 第55-56页 |
| ·实验过程 | 第56-5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多浮摆式采能装置的结构优化 | 第60-69页 |
| ·结构参数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60-62页 |
|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60-61页 |
|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61页 |
| ·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 第61-62页 |
| ·遗传算法概论 | 第62-66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63-64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第64-65页 |
| ·遗传算法的特点 | 第65-66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浮摆结构优化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6章 层次分析法在采能装置选型中的应用 | 第69-77页 |
| ·福建沿海海域波浪能状况 | 第69-70页 |
| ·三种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简介 | 第70-71页 |
| ·影响装置选取的因素分析 | 第71页 |
|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71-73页 |
| ·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模型 | 第72页 |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72页 |
| ·计算各被支配元素的权重 | 第72-73页 |
| ·计算方案层元素关于总目标的排序权重 | 第73页 |
| ·波浪能发电装置的选型 | 第73-76页 |
| ·建立递阶层次模型 | 第73-74页 |
| ·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 第74-75页 |
| ·计算各被支配元素的权重 | 第75页 |
| ·计算总目标的排序权重 | 第75页 |
| ·决策排序及结果分析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本文结论 | 第77-78页 |
| ·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附录 | 第84-88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